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
A.氮气B.氧气 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分析 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观察选择项A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很简单,熟练掌握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即可轻松正确解答本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现有H2和CO2混合气体,小芳同学按如下顺序进行操作(如图所示装置中a是弹簧夹,b是分液漏斗活塞):①关b开a;②通入混合气体;③收集气体;④关a开b;⑤收集气体.通过上述操作小芳(  )
A.只收集到H2B.先收集到H2,后收集到CO2
C.只收集到CO2D.先收集到CO2,后收集到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元索周期表是学习和研宄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表是依据元素周期表画出的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表中13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离子,该元素对应的碱氢氧化铝与胃酸发生中和反应,治疗胃酸过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
②表中17号元素与第二周期中氟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
③写出一个由1、6、8、11号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3克某化合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生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水,则该化合物的元素组成为(  )
A..一定只含碳元素、氢元素
B.可能含碳元素、氢元素.
C..一定含碳元素、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D..一定含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在实验室中,将含有13.6克过氧化氢的溶液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求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后,生成氧气的体积为多少升?(按氧气的密度为1.43g/L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针对该实验描述不正确的是B.
A.白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B.将白磷改为木炭也能准确测定氧气含量
C.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D.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会导致水进入试管中
①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时,结果小于$\frac{1}{5}$,其原因是:
第一,红磷的量不足,没有把氧气消耗尽;
第二,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
第三,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②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解释为何把红磷换成木炭后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因:碳燃烧生成的气体二氧化碳影响氧气体积的测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a的仪器名称是长颈漏斗.
(2)若实验室利用B、F装置组合制取二氧化碳,则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产生的气体应从F装置的d(选填“c”或“d”)端通入.实验室还可利用B和“D”或“E”(选填“C”、“D”或“E”)装置组合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3)实验室准备用高锰酸钾制取比较纯净的氧气,采用的装置组合是A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4)在制取CO2的时侯,发现二氧化碳收集好后,反应仍在发生,所以,他们想设计一个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装置,你觉得右边①、②、③装置中能实现上述意图的是①和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发现金属R不在初中学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该小组为了了解R与常见金属铝、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作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铝的活动性比铜强,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Al>Cu>R,猜想二:Al>R>Cu,猜想三:R>Al>Cu,
【查阅资料】R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在R的盐溶液中只有+2价R的盐溶液呈蓝色,常温下铝的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硫酸铝、氯化铝、硝酸铝的溶液均为无色.
【实验探究】为了探究哪一种猜想成立,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针对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设计实验方案并展开实验探究.
猜想主要操作主要现象实验结论
猜想一打磨R丝,并将其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R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的物质猜想一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
猜想二打磨粗细相同的R丝、铝丝、铜丝,分别将它们插入到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①R丝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蓝色
②铝丝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③铜丝表面没有气泡产生
猜想二成立.
R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R+H2SO4=RSO4+H2
猜想三将打磨过的铝丝,插入到R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猜想三成立
【交流反思】
究竟哪种猜想成立?三位同学经讨论交流,发现丙同学在实验前没有打磨铝丝,这可能会导致实验结论错误.于是他们先打磨铝丝,再将其插入到丙同学做实验用过的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成无色;进而确认猜想三不成立,猜想二成立.
【归纳总结】探究结束后,他们总结得出:通过金属与酸反应或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可以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