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据表回答问题:
(1)锂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___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与第三周期中的___________(写元素名称)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都比较容易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写出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
【答案】2 金属 氯 得到 P2O5
【解析】
(1)由图可知,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故锂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2;由于汉字锂带“钅”字旁,故它属于金属元素;
(2)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与第三周期中的氯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由于其最外层电子数都为7,大于4,故在化学反应中都比较容易得到电子;
(3)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是磷元素,氧元素通常显-2价,则磷元素应显正价。由图可知,磷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5,在化学反应中应失去5个电子,带5个单位的正电荷,显+5价,故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为五氧化二磷,其化学式为P2O5。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稀盐酸和稀硫酸及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二氧化碳,你选择的仪器是_____(填序号);
(2)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混合物中回收CaCl2的操作是_;
(3)若补充一种仪器______(填仪器的名称),再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还可以制取氧气;用M可以收集氧气,依据是_________,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选填“a”或“b”)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芯片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为材料制成的,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有关硅和二氧化硅的反应为:① ;② ;③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原子有三个电子层
B.①反应中有盐生成
C.②反应中硅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③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肥碳酸铵、硫酸钾均为白色固体。分别取少量固体进行下列实验,不能将两者区别出来的是
A.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B.加入稀盐酸中
C.加入溶液中D.加入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用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中非气态物质的总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
(2)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大蒜素的化学式为C6H10S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蒜素属于氧化物
B.大蒜素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
C.大蒜素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硫原子构成
D.大蒜素中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36:5:4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H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色固体,他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题:
(1)物质B、E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
(2)反应①②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反应③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是_____。
(3)反应①、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否相同?_____(填“相同”或“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石头纸”就是用磨成粉末的石头为主要原料做成的。这种纸防水坚固不易燃烧,最重要的是不用砍树造纸,非常环保。日程表、便签纸等东西都是以碳酸钙为主要原料的低碳“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50g碎纸样品。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和盐酸反应):
烧杯① | 烧杯② | 烧杯③ | 烧杯④ | 烧杯⑤ | |
加入样品的质量/g | 10 | 10 | 10 | 10 | 10 |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 10 | 20 | 30 | 40 | 50 |
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g | 0.88 | 1.76 | X | 3.52 | 3.52 |
(1)表中X的值为________;
(2)在烧杯_______中碳酸钙完全反应;
(3)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同学通过资料发现,向不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会出现以下现象。继而对氯化钙与两种溶液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Na2CO3 | NaHCO3 | |
现象一 | 产生沉淀 | 产生沉淀和气泡 |
现象二 | 产生沉淀 | 产生沉淀 |
现象三 | 产生沉淀 | 无沉淀 |
(查阅资料)
①
②Ca(HCO3)2易溶于水。
(进行实验)
实验一:70℃恒温水浴下,向10 mL不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滴加10%的CaCl2溶液,现象如下表。
浓度 | Na2CO3 | NaHCO3 |
10% | 滴加1滴出现白色沉淀 | 滴加1滴出现白色沉淀,有较多气泡产生 |
5% | 滴加1滴出现白色沉淀 | 滴加1滴出现白色沉淀,30 s后有少量气泡产生 |
1% | 滴加1滴出现白色沉淀 | 滴加10滴出现浑浊 |
0.5% | 滴加1滴出现白色沉淀 | 滴加52滴出现浑浊 |
实验二:如图进行实验。70℃恒温水浴下,向10 mL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滴加10%的CaCl2溶液,测得CO2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
(解释与结论)
(1)NaHCO3的俗称是________。
(2)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
(3)补全NaHCO3与C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H2O。
(4)实验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实验一中,向NaHCO3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时,有些只观察到浑浊、未观察到气泡,原因可能是________。
(6)小组同学发现的资料,现象三的NaHCO3溶液中无沉淀,其原因可能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