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溶液》这一单元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并进行相关归纳,请你作为其中一员,参与他们的探究。

(活动一)梦凡对物质溶于水是否都能形成溶液?进行探究。选取生活中常见物质,仪器任选。选取的物质有:①食盐; ②花生油; ③面粉; ④泥土。

1)通过该探究活动,梦凡得出结论:有的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如上述物质中______(填序号)放入水中就能形成溶液。

(活动二)苏苏以物质溶解时热量的变化为课题进行探究,其实验装置如下:

2)若苏苏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NH4NO3),完全溶解后,可观案到U形管内a端液面_____(填低于高于相平b端液面。

(活动三)思敏为证明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为课题进行探究,她设计了如下部分实验:

3)通过实验①②的对比,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4)若要证明物质溶解的快慢与固体颗粒大小有关,需增加实验④与实验③进行对比,请帮思敏画出实验④的图示。 _______

【答案】 高于 温度越高,溶解速率越快 实验④的图示

【解析】

1)食盐放入水中就能形成溶液,花生油、面粉、泥土放入水中形成浊液,故选①。

2)向小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NH4NO3),完全溶解后,可观案到U形管内a端液面高于b端液面,这是由于硝酸铵溶解吸热,气体受冷收缩,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压强差的作用下,a高于b液面。

3)通过实验①②的对比,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温度越高,溶解速率越快。

4)若要证明物质溶解的快慢与固体颗粒大小有关,需增加实验④与实验③进行对比,应将粉末改为块状,画出实验④的图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挤出浓盐酸。

1)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最普遍、最常见的物质之一。

1)小明同学用秦淮河水样制取蒸馏水的流程如下:

①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

a.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b.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漏斗下端尖嘴紧靠烧杯内壁

d.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度

②利用活性炭的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

③取少量制得的蒸馏水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振荡,可观察到产生较多________

2)若要配制110g质量分数为7%NaCl溶液,需要质量分数为14%NaCl溶液(密度为l.lg/cm3____mL。主要实验步骤有:计算、量取、_____、装瓶贴标签。若用量筒量水时俯视读数,其余操作均正确,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 (填大于’’小于'等于7%

3)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40℃时,M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

t℃时,将40gMN两种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中,充分搅拌结果如图2所示,加热到40℃结果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填字母)。

a.2中甲的上层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乙中溶解的是M

c. t可以是介于2040之间的任一数值

d.将图3中两溶液降温至20°C时,析出M的质量大于析出N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汽车气新型环保处理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 参加反应的的分子个数比为3:2

B. 反应后分子的数目变少

C. 反应后原子的数目变少

D. 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NO+3CO 2CO2+CO+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用液体B.称取10.05g固体

C.闻气体气味D.装入铁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以Mg(NO3)2为研究对象,四个学习小组拟通过实 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分别提出如下4 种猜想:

甲组:Mg(NO2)2NO2O2

乙组:MgONO2O2

丙组:MgONO2N2

丁组:Mg3N2O2

查阅资料得知:

1)在化学反应中,若有化合价升高,必然有元素化合价降低;

2NO2为红棕色气体且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34NO2+ O2 + 4NaOH=4NaNO3+ 2H2O

4Mg3N2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氨气;

5Na2SO3溶液呈弱碱性且Na2SO3易被O2氧化。

Ⅰ实验前,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______组的猜想一定不成立,理由是______ 针对其他小组猜想,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进行探究:


Ⅱ实验过程

①仪器连接后,在 D 中加水至浸没导管口,关闭 K,微热硬质玻璃管 A,观察到 D 中有气泡连续放出, 表明_____

②硬质试管 A 的质量为 18.0g,装入固体后称得硬质玻璃管 A MgNO32固体共 21.7g,加热前通入N2以驱尽装置内的空气,其目的是_____;关闭 K,用酒精灯加热时,正确操作是先_____然后固定在管中固体部位下加热。

③观察到 A 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C 中有气泡。

④待样品完全分解,A 装置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硬质试管 A 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 19.0g

⑤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未见明显现象。

Ⅲ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①根据 D _____,证明分解产物中有O2,与此相关的化学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根据实验现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经分析可初步确认猜想______组结论是正确的。

②一位同学认为上述装置不能确认分解产物中有O2,他的理由你认为可能是_____

据以上分析,Mg(NO3)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某物质在20 ℃时的溶解度为50 g,现取25 g该物质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充分溶解,测得溶液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1)A处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B(“>”“<””)

(2)使D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__

(2)t2℃时,在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35g甲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g。

(3)将t3℃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或“>”符号连接)。

(4)将甲溶液由A点转变为B点,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填一种即可)。

(5)如图,将放有固体X的试管放入烧杯中,然后向试管内加入液体Y,一段时间后丙溶液中有固体析出,则对应的X和Y物质是__________(填序号)。

A.氯化钠和水

B.镁条和稀盐酸

C.硝酸铵和水

D.氢氧化钠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硫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35克放入烧杯中,加入161.6克水后,固体混合物完全溶解,取此溶液一半,加入75克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23.3克.计算:

1)原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往上述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再加50克水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