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元素,其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

B.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C.铝离子(Al3+)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D.铁原子的质量为55.85g

【答案】B

【解析】A、由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圆圈内的数字是8,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故选项说法错误.

B、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硅元素原子序数为14,则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4;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4个电子,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则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铝离子(Al3+)是铝原子失去3个电子得到的,铝离子(Al3+)核外有2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铁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最适宜选用的可燃物是

A.红磷 B.硫磺 C.木炭 D.蜡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它的水溶液称为氨水,显碱性。氨气在化学工业中用途很广泛,例如制化肥、制纯碱等;近年来,氨气还用于环境治理。

(1)在400℃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氨气可将有毒气体NO还原为N2和H2O。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侯氏制碱法关键一步的反应原理可表示为:NaCl+H2O+NH3+CO2=NaHCO3+NH4Cl,其生成物NH4C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NH4Cl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若上述NH4Cl中氮元素的质量为2.8t,则NH4Cl的质量为 t。(精确到0.1)

(3)在细菌作用下,用氨气处理含甲醇的工业废水,使其变为无毒的N2和CO2,从而清除对环境的污染,有关的反应为:6NH3+5CH3OH+12X 3N2+5CO2+19H2O,上述反应的X处应填入的化学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C三种金属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将质量相等的A、B、C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放出H2的质量:A>B>C B.相对原子质量:C>B>A

C.反应速率:A>B>C D.金属活动性顺序: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不同类别的物质间能相互反应。下图圆圈内的五种物质为Fe、Fe2O3、H2SO4、、NaOH、Na2CO3中的一种。已知A为单质,D可以除去发酵后面团中的酸味。图中“—”表示相

连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请完成填空。

①试推断:B为 ,E物质的俗名为

②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B→A的化学方程式

④B与C反应的现象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中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共包含 种元素,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是 不同.

(2)A、B、C、E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填离子符号),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3)若D表示 某元素的原子,则m= ,该粒子 在化学变化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⑦③②⑤④⑥ B.⑦②③①④⑤⑥ C.⑤⑦③②①④⑥ D.⑦③①②④⑥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老师给大家变了一个魔术﹣﹣﹣使“水”变色的杯子.操作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老师揭秘:“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种无色液体,无色的“水”是事先用两种无色溶液混合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空”杯内涂抹的物质可能是

(2)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3)最终溶液为无色,能否说明该溶液一定呈中性? (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是

A.“新物质”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与变化前的物质的颜色、状态一定不同。

C.“新物质”的种类一定比变化前的物质的种类多。

D.“新物质”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