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除杂试剂正确的是

A. 用过量的除去

B. 用过量的溶液除去

C. 用过量的除去溶液中

D. 用过量的溶液除去

【答案】D

【解析】

A、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气体,由于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所以在有大量二氧化碳存在的情况下,一氧化碳难以与氧气反应,故A选用的试剂不正确;

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知道锌可以和硫酸亚铁反应,而我们是要除去铁的,违背除杂原则,故B选用的试剂不正确;

C、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所以虽然除去了盐酸,但是又引入了氯化钠和氢氧化钠,,违背除杂原则,故C选用的试剂不正确;

D、氧化铜可以和盐酸反应,但是铜不反应,所以可以除去氧化铜,同时有没引入新的杂质,故D选用的试剂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uSO4Na2SO4的固体混合物进行分离主要流程如下:

1)加试剂A的目的是将CuSO4转化为沉淀.试剂A可以选择_____溶液(填序号).

a BaCl2 b NaOH c Ca(OH)2

2)操作1所用玻璃仪器有_____、玻璃棒、烧杯.

3)控制溶液2中所加稀硫酸为适量的方法是_____(填序号).

a 溶液2中预先滴入石蕊 b 加入稀硫酸时用传感器测溶液pH

4)确认固体被洗净的操作是:向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中滴入_____溶液,无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白色固体可能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该白色固体的组成并测定某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1)取少量白色固体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____

(2)取实验(1)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则原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 ______

(3)为测定某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他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第②步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当加入agNaOH溶液时,与NaOH发生反应的物质是___,加入bgNaOH溶液时产生的沉淀是___;字母mab之间的关系为:b=___;若b=160,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___(写出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和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可得到一些固体向该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有气体产生下列对该固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一定有锌一定有铁一定有铜可能有锌可能有铁可能有铜.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你玩过化学扑克牌吗?

化学扑克牌的玩法是:上家出牌,如果下家牌中的物质能与上家的牌中的物质发生反应,即可出牌;若多个玩家牌中的物质都能与上家牌中的物质发生反应,则按反应现象明显优先的原则进行.按此规则,出完牌的为赢家.

接下来就让它带领我们一起走进化学知识的海洋:溶液图表示的是某局牌的最后一轮.图甲是已出的一张牌,ABCD是四位玩家手中剩余的一张牌.

1)甲图牌中的物质属于______(选填氧化物).

2)接下来出牌的玩家是______(填标号),该玩家与甲图牌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本局最后三位玩家的出牌顺序是______(填标号,下同)、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还含有硅、铝等杂质。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

1)铬铁矿熔融氧化前要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1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和含硅杂质。

3)步骤④调节滤液2PH使之变小,可以提高滤液中的浓度。

4)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图所示。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蒸发浓缩、________、过滤得到固体。在温度为_________(填字母)时,得到的固体产品最多。

A 80℃ B 60℃ C 40℃ D 10℃

5)步骤⑤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且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的是

选项

化学用语

A

2个汞原子

2Hg

B

甲烷的化学式

CH4

C

碳还原二氧化碳

CO2+CCO

D

氯离子

Cl1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在探究金属镁的性质时发现,将镁条放到盛有冷水(蒸馏水)的试管中,没有明显的现象,然后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加热时镁条与水发生反应吗?生成的物质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1)甲同学认为,加热时应该先将蒸馏水煮沸并迅速冷却,理由是______

(2)甲同学认为,加热时镁和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是______(选填a H2 b N2),不选择另一项的理由是______

(实验验证)乙同学向加热的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实验结论)(3)镁在加热时与水发生反应,因为加热后溶液中生成了___性物质。请根据分析写出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讨论交流)(4)乙同学将加热后的试管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的红色消失了,出现白色浑浊。在确定酚酞溶液没有变质的情况下,你认为溶液中红色消失的原因可能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侯氏制碱法以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Na2CO3NaC1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t1℃时,Na2CO3的溶解度为_____

t1℃时,将Na2CO3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之一)。

t2℃时,Na2CO3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NaC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小于”“无法确定)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