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下列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A.很高的熔点B.良好的导电性C.很大的硬度D.银白色的光泽

分析 根据已有的金属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A、汞在常温下为液态,熔点很低,错误;
B、金属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正确;
C、纯铁是很软的金属,错误;
D、铜是紫红色的金属,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金属的特性,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提出问题】蔗糖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种食品,你是否想过蔗糖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
【猜想】生活中,我们偶尔会看见蔗糖在锅里加热时间过长会变成黑色,因此,小明猜想蔗糖中含碳元素,或许还含有其他元素,如氢元素等.
【收集资料】小明、小强在图书馆查到以下资料:
(1)蔗糖属于有机化合物(含有碳的化合物,今后将学到),有机化合物一般可以燃烧,受热易分解,这属于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其它物质的分子,因此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填“变多”“不变”或“变少”).
【设计实验】小明、小强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小明:将蔗糖在空气中点燃.单独点燃蔗糖不易燃烧,但在蔗糖中掺入少量烟灰,蔗糖就很容易被点燃.分别用干燥的玻璃片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置于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小强:将蔗糖放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加强热,观察现象.
【现象与结论】小明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为:玻璃片上有水珠,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小强观察到的现象为:容器底部有黑色物质,容器壁上有水珠.
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反思与评价】两个实验方案中你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
小强的实验方案,因为小明的实验方案中加入了烟灰,产物有可能是烟灰燃烧的产物,而且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小华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了一大瓶沼气池中的气体(图甲中的A),为了弄清它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气体猜想:猜想工:全部是CH4;猜想Ⅱ:全部是CO;猜想Ⅲ:是CO和CO2的混合气体;猜想Ⅳ:是CH4和CO2的混合气体.
实验和推断:将A中的气体依次通入B、C中,在D处点燃.(友情提示:CH4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NaOH溶液能与SO2、SO3、CO2、SiO2等非金属氧化物起反应)

(1)要将A中的气体通人后面的装置中,应选图乙中的②(填序号)“注水装置”.
(2)若B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A中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3)装置C作用是除去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4)若D处倒扣的是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且B中无明显现象,则“猜想I、Ⅱ”可能成立;若D处倒扣的是干冷的大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猜想I、Ⅳ”可能成立,另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CH4,理由是气体通过B、C装置时,会带入水蒸气;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在点燃前将气体先通过干燥装置.
(5)采取(4)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若D处分别倒扣干冷的烧杯和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分别出现水雾和浑浊,且B中也出现浑浊,则证明“猜想Ⅳ”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火电厂进的是“煤”,出的是“电”,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过程是(  )
A.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B.化学能→重力势能→动能→电能
C.内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D.机械能→内能→化学能→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葡萄糖B.碳酸钙C.纤维素D.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严聪等同学以“串场河水污染情况调查”为研究性课题,请你参与他们的研究,回答下列小问题.
(1)为较准确地测定河水样品的酸碱度,你建议使用D(填序号).
A.紫色石蕊试液    B.蓝色石蕊试液    C.无色酚酞试液    D.pH试纸
(2)通过网上查询得知,用于测定磷含量的试剂是钼酸铵[化学式为(NH42MoO4],请问钼酸铵中钼(Mo)元素的化合价是+6.
(3)以下几种研究方案中,你认为不恰当的是C(填序号).
A.请教专家、老师后,进行氮、磷、钾等元素含量的测定
B.考虑到沿河建有硫酸厂,拟用氯化钡和稀硝酸检验河水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
C.只到串场河上游取水样进行研究
D.调查沿河生活污水、工厂废水及化肥农药的使用情况
(4)研究报告里提出了以下设想,你认为不合理的是D(填序号).
A.禁止沿河工厂将未经处理的污水向河流中直接排放
B.城市生活污水要经净化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C.指导农民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
D.在河流中投放化学试剂使氮、磷、钾转化为不溶物沉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小强同学看到妈妈将买来的排水口洗净剂(主要成分:过碳酸钠、柠檬酸)洒在厨房排水口网状盖的底部,倒上温水后有气泡冒出.激发了探究欲望,他决定与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产生的气体的成分及排水口洗净剂主要成分的作用进行探究.
【探究活动一】
老师提示:排水口洗净剂与水作用的生成物中有两种常见的气体.同学们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设计并进行如图1所示的实验.
实验中观察到如下现象:A中有气泡产生;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由此同学们得出结论:生成的两种气体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氧气,B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探究活动二】
老师提供了一瓶过碳酸钠(Na2CO4),引起同学进行如图2所示实验探究: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无色溶液X中含有的一种溶质是过氧化氢.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同学们对溶液X中还可能存在其它溶质作出如下猜想:
①Na2CO3        ②NaHCO3       ③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
资料摘要Ⅰ: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氯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
资料摘要Ⅱ:NaHCO3溶液呈碱性;碳酸氢钠、碳酸钠分别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物相同.
资料摘要Ⅲ:柠檬酸是一种有机酸,与盐酸具有类似的化学性质.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a.取上述无色液体X少量于试管中,至不再冒气泡为止,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无色溶液X中含有Na2CO3
b.取步骤a所得上层清液少量,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无色溶液X中不含NaHCO3
综合上述两个探究活动的结果,同学们明确了上述猜想①(填序号)是正确的.请你简述在排水口洗净剂与水接触产生气体的过程中,柠檬酸所起的相关作用:柠檬酸属于反应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现有H、O、S、Cl、Na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号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1)常见的酸HCl、H2SO4(合理即可).(2)盐Na2SO4、NaCl(合理即可).(3)氧化物H2O.(4)常见的碱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以下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
    加热液体
C.
   熄灭酒精灯
D.
    取用粉末状药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