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已知,,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 生成的质量

C. 固体中的质量D.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A

【解析】

由图像可知,纵坐标表示的物质或元素开始不变,再逐渐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结合各物质即元素在反应中的变化情况来分析。

A.反应后生成氧气跑掉,故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从开始反应就不断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由于二氧化锰中也有氧元素,故最后不能为0,故符合该图像,故A正确。

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不符合该图像,故B错误。

C.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符合该图像,故C错误。

D.反应前后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固体质量减少,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不符合该图像,故D正确。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为无色无味有毒气体,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H为常见的液态化合物,K是一种紫红色固体单质。根据推断回答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_____G物质的化学式_____

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在工业上的用途是_____

3)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写一个符合要求的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铁制品在喷漆前需除锈,可用来除铁锈的物质是_____

2)为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1、Ⅱ两种方案。

方案1

方案Ⅱ

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种方案是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控制变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

编号

一、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与空气中的含量不同

二、探究影响品红扩散快慢的因素

三、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

实验

设计

实验

分析

本实验条件除了要控制两个盛装气体样品的集气瓶大小规格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相同。

发现两杯水都变红,且热水全部变红的时间比冷水短。由此说明①分子在不断运动;②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有____

一周后,左边试管中铁钉生锈,右边试管中铁钉无明显变化。上述实验____(不能”)得出铁钉生锈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许谦,有删改)

酸奶口感酸甜,营养丰富,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乳制品。与普通牛奶比较,酸奶中的蛋白质和钙更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是乳糖不耐症患者的良好食品。

通常的酸奶是将牛奶发酵而制成的。牛奶中主要含有蛋白质、乳糖和脂肪。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把乳糖(C12H22O11)转化成乳酸(C3H6O3),使得牛奶的酸度升高。随着酸度增加,蛋白质分子互相连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这个“蛋白质网络”把乳糖、水、脂肪颗粒都“网”在其中。所以,奶变“粘”、变“酸”了。

酸奶中含有大量活力较强的乳酸菌。乳酸菌可抑制某些腐败菌和病原菌的繁殖,从而维持人体内,尤其是肠道内正常的微生态平衡,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酸奶在储藏和配送过程中,乳酸菌的数量会因乳酸的过量积聚而明显减少,而酸奶的乳酸积聚又会影响到酸奶的酸度。有研究者选取某种市面常见的酸奶进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某品牌酸奶酸度的变化

温度/

时间/天酸度/°T

4

28

37

0

67.7

67.7

67.7

2

73.9

77.1

79.2

4

76.4

82.7

86.3

6

85.5

92.2

98.9

8

90.2

98.7

113.2

1999年颁布的国标GB2746-1999中,对成品酸奶的酸度规定为“酸度不小于70°T”。按照一般人的接受程度,酸奶酸度不能超过100°T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乳酸是由乳糖转化生成的,请比较二者的化学式,分析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_____

不同点:_____

2)实验中所用酸奶若在37℃条件下储存,_____天后,酸度一定会超出一般人的接受程度。(填字母序号,下同

A 2 B 4 C 5 D 8

3)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影响酸奶酸度的因素有_____

4)下列关于酸奶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酸奶适用于乳糖不耐症患者食用

B 酸奶放置时间越长,乳酸菌含量越高

C 酸奶中的乳酸菌对人类身体有害无益

D 酸奶变“粘”与蛋白质分子相互连接形成巨大“网络”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以下三个实验。

1)若取两套该装置分别放入干燥的铁丝和潮湿的铁丝,关闭K,打开K1K2,从K1处通入氧气,检验广口瓶中充满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当充满氧气后关闭K1K2,一段时间后,对比观察铁丝表面的变化,说明铁生锈与_________有关。

2)若广口瓶中收集满CO2气体,分液漏斗中盛有NaOH溶液,右侧导气管伸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打开K,注入NaOH溶液后,关闭K,一段时间后,打开K2,观察到烧杯中的液体进入广口瓶中,并产生气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观察到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3)若广口瓶中放一小块白磷,证明燃烧与氧气有关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MN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甲。40℃时,将等质量的MN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乙,降温到20℃时,现象如图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a中加入的固体为N

B.40℃时烧杯a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40℃时烧杯b20℃时烧杯b中溶质质量不相等

D.40℃时烧杯a20℃烧杯b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对于寻找新材料、制备农药等具有重要作用。

1)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门捷列夫 B 达尔文 C 牛顿

2)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硅元素的信息,由图可推知,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若用B装置制氢气,则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B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若用碳酸氢钠固体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CO2,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

4)用E装置可以收集O2COCH4等气体中的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