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1是X、Y、Z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Y中含有少量X时,若要提纯Y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3)将t2°C时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2所示,烧杯A中装有饱和的Z溶液,分别向烧杯B中加入有关物质,可以使烧杯A中溶液变浑浊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a.氧化钙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答案】t2°C时,X和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0g 蒸发结晶 Y>X>Z ac
【解析】
(1)P点是X、Y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其含义是:t2°C时,X和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0g。
(2) 通常结晶的方法有两种:冷却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因为Y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所以欲从含有少量X的Y中提纯Y,应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3)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X、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Z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将t2°C时X、Y、Z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C时,X、Y析出晶体,依然是饱和溶液,Z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饱和溶液中,可知溶解度越大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也就越大,则t1°C时Y的溶解度大于t1°C时X的溶解度大于t2°C时Z的溶解度,所以降温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Y >X>Z。
(4)Z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由题意可知要使饱和的Z溶液变浑浊,说明向烧杯B中加入物质后,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氧化钙加入水后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后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故选ac。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固体物质可能由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钠、氯化铁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其成分组成,进行如下探究(氯化钠、氯化钡、硫酸钠三种溶液均呈中性):
(1)根据步骤①可得出固体物质中一定不含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步骤②中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可将步骤②中BaCl2溶液换成硝酸钡溶液,再向溶液B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______________(写出可能的现象及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水晒粗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如图是除去粗盐中MgCl2、Na2SO4、CaCl2等杂质的流程图。
(1)以上操作中发生反应中有NaCl生成的反应有几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操作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向操作⑥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该溶液中所含溶质的成分。(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位同学在学习甲烷的性质时,发现甲烷与氢气和一氧化碳在性质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具有可燃性等。但H2和CO都具有还原性,那么甲烷有没有还原性呢?为了验证甲烷是否具有还原性,乙同学设计以下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白色无水CuSO4遇水变蓝,有吸水性。
[实验步骤](假设药品都是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装置C)
①分别称量装置A、B、C的质量;②向玻璃管中装入CuO;③先通一段时间的CH4,再加热装置A,使其充分反应;④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H4至玻璃管冷却到室温;⑤再次分别称量装置A、B、C的质量。
先通一段时间的CH4,再加热装置A的目的是_____。甲同学认为还缺少一个步骤,缺少的步骤是_____。
[进行实验]乙同学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实验现象和数据
装置A中的黑色粉末变红;装置B中白色粉末变蓝;装置C中石灰水变浑浊;称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装置A中玻璃管(含药品)的质量 | 装置B的质量 | 装置C的质量 | |
反应前 | 150g | 156.6g | 256.8g |
反应后 | 147.2g | 158.4g | 257.9g |
[现象分析与数据处理]
根据装置ABC中的现象可推知,CH4与CuO充分反应后的产物依次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1)CH4_____ (填“有”或“没有”)还原性。
(2)根据实验数据,甲同学提出甲烷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中还有一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克。
(3)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发生装置可选择_________(填字母,以下同),为了便于观察氧气是否集满,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
(2)装置B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改正后的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选用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是__________,若用F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气体从_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9.5%的MgCl2溶液中滴加KOH溶液, 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滤液200 g。请计算:
(1)原氯化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
(1)A 实验烧杯于中溶液变红。由此可以得出分子的什么性质_____?
(2)B 实验完毕后,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5 请解释可能存在的原因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用 C 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请说明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
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O2片刻,熄灭酒精灯后,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 实验过程②的a中无明显现象
C. 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2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灯
D. 对比①②两个实验过程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中A-G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或相互反应关系如所示,其中G属于单质,且被称为最理想能源,其余均为化合物,B和C物质类别相同,D、E溶于水所得溶液的pH大于7.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己略去。
(1)写出物质化学式:A_____,G_____。
(2)写出化学方程式:C→B:_____。
(3)满足图中关系的物质F,可能属于下列类别中_____(填序号)
A 酸 B 碱 C 盐 D 氧化物
(4)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