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计算题填空

某品牌补铁剂(见图)的使用说明书部分内容如下:

(成 份)本品每袋含富马酸亚铁0.1g,富马酸亚铁的化学式:C4H2FeO4

(功能主治)用于各种原因(如慢性失血、营养不良)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用法用量)口服。

儿童:一次0.1g,一日1-3次;

成人:一次0.2g,一日3-4次

(1)富马酸亚铁含有____种元素,富马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2)富马酸亚铁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富马酸亚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答案】4 种 170 24∶1 32.9%

【解析】

(1)运用化学式的意义和根据化学式的计算解答;

(2)运用化学式计算元素的质量比和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

(1)根据富马酸亚铁的化学式(C4H2FeO4)可知富马酸亚铁中含有4种元素,相对分子质量=12×4+1×2+56+16×4=170

(2)根据富马酸亚铁的化学式(C4H2FeO4)可知,富马酸亚铁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48:2=24:1;富马酸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32.9%。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物质的组成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物质。体验化学研究的历程是研究物质组成的重要方式。

(一)定性研究水的组成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亲自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他们选择了“水的组成粗略测定”为研究内容。

(查阅资料)

①水难导电,在水中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可以增强导电性。

②测定水的组成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是_________。选填“门捷列夫”、“拉瓦锡”、“张青莲”)

(进行实验)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实验分析)两个电极附近产生很多气泡,a管内气泡产生较b管快,小组成员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尖嘴导管口检验产生的气体,观察到:放在b端管口燃着的木条______。分析得出:水通电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进而推出水是由____组成的。

(交流反思)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但我们在实验中经常发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于2:1,你觉得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A.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 B.电解过程中加入了氢氧化钠

C.a、b两管存在液面差 D.b管处活塞有轻微漏气现象

(二)定量研究蔗糖的组成

小丁同学在厨房里发现了一袋蔗糖,他想了解蔗糖的组成,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绿色植物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先合成葡萄糖,再将葡萄糖转化为蔗糖。

②蔗糖不易燃烧,掺入少量烟灰后,就能直接点燃(烟灰不能燃烧)。烟灰可能的作用为___________

(做出猜想)蔗糖可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进行实验)

实验1:点燃蔗糖与烟灰混合物,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烧杯内壁有水雾,则蔗糖含有_____元素。

实验2:取下烧杯迅速加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蔗糖含有_______元素。

实验3:隔绝空气高温加热蔗糖,容器内壁也出现水雾,则蔗糖还含有______元素。

(计算验证)

已知: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而原子的种类、个数和质量都不发生改变。现称取34.2g蔗糖,加入少量烟灰点燃,测得生成52.8 g CO2和19.8g H2O。则34.2g蔗糖中碳元素的质量是_______g。通过进一步的计算,他判断蔗糖的化学式为_______(选填字母)。

A.C6H5NO2 B.C6H12O6 C.C12H22O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

(1)请按下列要求把仪器名称填入空白处:

a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 h_________________

(2)可以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是______________量取10ml蒸馏水需用的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于收集和暂时储存少量气体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________; b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应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填字母),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________,否则水槽中的水将变成紫红色;收集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_______(填字母),若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方法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共热,制取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的氨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如下:氯化铵 + 氢氧化钙氯化钙 + 水 + 氨气,如果要制取氨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标号,下同), 选用 F 装置收集氨气应从______端(填“m”或“n”)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判断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并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2O、②O2、③2CO、④ 、⑤2SO42﹣

(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_

(2)表示离子个数的是_____

(3)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_____

(4)表示原子个数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今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中,某学生设计了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该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香烟燃烧是否有____气体生成。为了使香烟燃烧产生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活塞应向____移动

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表示氯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1)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2)上述物质中,D属于__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3)以甲图为例分析,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_______

A~H都是初三化学前三个单元中的常见物质,A、B均为黑色粉末,C、D在常温时均呈液态,B和C混合立即产生大量的无色气体H,H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加热E和B的混合物也有H气体生成,它们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且B在反应①和③中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A、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G、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__

(2)写出H和A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农技员对某土地检测后准备施加CO(NH2)2和KH2PO4的固体混合物,要求固体混合物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2,则固体混合物中CO(NH2)2和KH2PO4的质量比为( )

A. 10:17 B. 15:17 C. 5:17 D. 15: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对人体呼出气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知识回顾)

(1)供给生物呼吸是氧气的一个重要用途,吸入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

(粗略测量)

(1)检査装置气密性。在医用输液袋中装入VmL呼出气体。如图一所示,集气瓶中装入VmL足量NaOH溶液以充分吸收CO2,带孔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红磷(通常条件下,红磷与NaOH溶液不反应)。连接成如图二所示装置,则方框内最合适的装置是______(在图一中选择)。

(2)打开弹簧夹K1、K2,缓慢将袋中的气体全部排出。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1mL。

(3)关闭弹簧夹K1、K2,用激光笔照射红磷,红磷剧烈燃烧。待装置和气体______,打开K2,读出量筒中液体体积为V2mL。

(4)数据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表示为_______×100%;若数据×100%满足_________的条件,则理论上可证明呼吸作用产生了CO2

(精密测定)

如图三所示,把O2、CO2、湿度(测水蒸气)传感器探头放入有少量空气的保鲜袋中,打开仪器开始采集数据,然后向袋内呼出气体。采集的数据食品如图四所示,纵坐标均为某气体体积分数(%),横坐标均为时间(S)。据图回答:

(1)表示O2体积分数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__(选填“X”、“Y”、“Z”)。

(2)实验中,200s时没有采集数据的其余气体的总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

(3)Y曲线60s之后逐渐下降,可推测保鲜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反思拓展)

(1)小组同学曾认为空气成分中“其它气体和杂质”主要包括水蒸气等,由实验可判断该认识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2)为了能保持载人飞行的飞船座舱内空气成分的稳定,科学家设想的方案是:不断把座舱内空气通过盛有过氧化钠的容器,并把处理后的气体重新充入座舱。其中过氧化钠的作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亚硒酸钠可用于提升人体免疫力,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2SeO3Se的化合价为+6 B. n的值为6

C. Se是一种金属元素 D. Se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