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的组成。在化学老师的帮助下,选用98%的浓硫酸、黄铜样品进行下列实验和计算。
实验Ⅰ:配制150g 9.8%的稀硫酸。
(1)计算:需要浓硫酸的质量g,约8.2mL。
(2)量取: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硫酸和水。
混匀:稀释时一定要将沿器壁慢慢注入里,并不断搅拌。
(3)装瓶贴标签:请填写下侧的标签。
(4)实验Ⅱ:测定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称取黄铜样品10g,向其中逐滴加入
9.8%的稀硫酸至刚好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试计算:
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古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过滤操作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滤纸的边缘不能低于漏斗口B.液面不能低于滤纸边缘
C.让液体沿玻璃棒缓缓向漏斗中倾倒D.漏斗下端口要对准烧杯中心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古代,人们常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碱为原料制取烧碱。某小组同学按下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
(1)贝壳高温煅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操作Ⅰ的名称。
(3)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固体C的过程中,常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4)【问题与发现】该小组同学所得到固体C一定是纯净的NaOH吗?
【猜想与假设】根据反应原理,小明、小军、小华三位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小明:纯净的NaOH 小军: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小华:
(5)【探究与验证】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下列方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如下表,请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完成所缺内容。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
小明 |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 | 猜想成立 |
小军 |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足量 | 有气泡产生 | 猜想成立 |
小华 | 取少量固体C,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后,滴加碳酸钠溶液 | 猜想不成立 |
(6)【反思与评价】请你根据实验流程对小明同学设计的方案进行合理的评价:。
(7)【拓展探究】小军同学定量分析所制取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中氢氧化钠的含量。
实验步骤如下①检查好装置气密性,装好药品后连接并固定好装置;
②打开弹簧夹a,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精确称量D装置质量记录为100g;
③关闭弹簧夹a,打开B装置中的分液漏斗,滴入稀硫酸,直到瓶内无气泡产生;
④打开弹簧夹a, 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再精确称量D装置质量记录为101.1g……
实验分析:
①实验中A装置作用是。
②实验步骤④中,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是。
③样品中氢氧化钠的含量为。(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21%
B.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取氧气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
D.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可作灯泡填充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无数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________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_________。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这是因为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原子的___________不变,原子的______________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X可能是( )
①X+碱→盐+H2O ②X+金属氧化物→盐+H2O。
A.Fe2O3B.COC.Ca(OH)2D.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