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A~F为初中化学学习中常见物质,且A、B、C、D中均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F会造成温室效应。物质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①是中和反应
B. 反应①②③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C. 物质X能用于金属除锈
D. 物质B与F发生反应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B. t2℃时,将50g甲加入50g水中,可得到100g溶液
C. 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D. t1℃时,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水分不蒸发),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 图1装置可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H2或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
B. 图2装置铁丝表面均有固体析出可探究金属活动性:Fe>Cu>Ag
C. 图3装置看到U型管水面左高右低可验证NH4NO3溶于水吸热
D. 图4装置根据软塑料瓶变瘪可证明CO2能与NaOH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镁离子(Mg2+)的核内有12个质子B. 镁离子与氯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C. 氯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5.45D. X=8时,该微粒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为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将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的实验及现象。
(1)实验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2:二氧化碳、水继续与碳酸钙沉淀反应生成溶于水的Ca(HCO3)2
实验3:实验3中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O3) 2CaCO3↓+H2O+CO2↑,从该实验可得出结论:CaCO3比Ca(HCO3)2热稳定性_____(选填“强”或“弱”)。
(3)某地区硬水中溶有较多的可溶性Ca(HCO3)2、Mg(HCO3)2。
①生活中常用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②煮沸硬水可降低水的硬度,同时生成难溶性混合物固体A。
(探究实验一)上述固体A的成份是什么?
(猜想)固体A中除CaCO3外,还含有:
猜想1:只含MgCO3 猜想2:只含Mg(OH)2 猜想3:MgCO3和Mg(OH)2
(实验1)取10.0g干燥的固体A,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产生4.4gCO2气体。
(结论1)
①猜想1、2错误。其中判断猜想1错误的理由是_____。
②猜想3正确,固体A中MgCO3和Mg(OH)2的质量比是_____。
(探究实验二)判断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是否能发生反应
(1)实验a:取一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加入一定量的水,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发现瓶子变瘪。另取一相同的充满CO2的矿泉水瓶,向其中加入与水等体积的NaOH溶液,立即拧紧瓶盖,振荡,得到溶液X,此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实验中,用两只矿泉水瓶做对比实验的目的是_____。此对比实验可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2)实验b:如图2所示的方案中:当A中没有现象,B中出现白色浑浊,也可证明CO2和NaOH能发生反应。该装置中,则B中所加试剂X应该是_____。
(3)实验c:将CO2持续通入一定浓度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用数字化实验技术测定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和温度变化情况(结果如图3、图4所示)。
资料显示:在本实验条件下,Na2CO3溶液和 NaHCO3液的pH分别为11.0和8.5。
由图3可知CO2和NaOH能发生反应。
①图3中,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P点时的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写化学式)。
②图4中,DE段温度变化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H、C、O、S、K、Fe、Cu中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A由三种元素组成,B中含有的成分在农业上可作为肥料使用,可以增强农作物抗病虫害和抗倒伏;J是紫红色固体;D中只含两种元素且质量之比为7:3,C、G均只含两种元素且元素种类相同;E、H、I均为气体。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J_____。
(2)写出G→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写出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根据碳与氧气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①做“木炭的燃烧”实验时,将燃烧匙的木炭引燃后,由上而下_____(填“缓慢”或“迅速”)伸入盛有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②碳在氧气不足时,发生不完全燃烧,该反应是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③在相同温度和相同体积的条件下,气体压强与气体分子数成正比关系。将12g碳和mg氧气放入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相同温度下,测得反应前后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分别为P1、P2.如果P1<P2,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
(2)已知某混合气体由H2、CO和CO2三种气体组成。为验证该混合气体成分,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经过讨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根据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C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
②仅根据D装置中黑色粉未变红这一现象,能否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CO?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
③小丁根据装置E中出现白色硫酸铜粉未变成蓝色的实验现象,得岀该混合气体中有氢气存在的结论。你认为结论是否可靠?若可靠,请说明理由;若不可靠,请对图1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核电荷数为11~17的元素最高和最低化合价。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氯元素的最高正价是_____。
②若某元素既可显正价,又可显负价,则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的代数和为_____。
③从原子结构分析知:某元素的最高正价与_____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微观粒子模型化是研究化学化学变化的重要方法。
①图甲是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该图说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_____。(填字母)。
a原子核
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c原子的电子层数
②图乙是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示意图。该反应能发生的微观本质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了解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有助于认识物质的性质。
如图三幅图来自课本中,它们均采用了控制变量思维,来设计对比实验进行实验探究。
①实验1中同时向烧杯中加入一粒相同大小的品红,发现整杯中水红的时间热水比冷水短。这是因为_____
②实验2设计这一组对比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
③实验3是大小形状相同的Mg、Zn、Fe、Cu四种金属同时投入到盐酸中发生的现象,金属周围的黑点表示生成的气体。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铜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b四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Mg
c等质量的锌和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质量:Zn比Fe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