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同学去九寨沟旅游时,用饮料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饮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
②进行的过滤操作如图所示:
I.该操作缺少一种玻璃仪器,仪器名称是____。
Ⅱ.指出该操作中的错误____(说出一种即可)。
Ⅲ.过滤之后发现河水依然浑浊,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说出一种即可)。
Ⅳ.小华同学为使过滤操作能自动添加液体,设计了如图所示的 “自动加液过滤器”。倒置的烧瓶中盛放待过滤的液体,当漏斗中的液体减少时,烧瓶中的液体会从“液体流出管”流入漏斗而不会从漏斗中溢出。为使液体顺利流下,还需插入“空气导入管”(图中虚线所示)与大气相通。“空气导入管”下端管口应在____,上端管口应在____(填字母)。
A 待过滤液液面上方 B 待过滤液中 C 滤纸边沿上方
D 滤纸边沿下方 E A和B项均可 F C和D项均可
③向滤液中加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经过此净水过程得到的水仍然不是纯水,若想得到纯水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
④检验一份自来水样品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是向水样中加入____来鉴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A~F为初中常见物质,相互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E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F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反应②是自然界中产生氧气最主要的来源。请回答:
(1)固体B的用途是___(写一种即可),反应③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
(2)反应④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___。
(3)Ⅰ.若A是绿色固体,则C的颜色是____色。
Ⅱ.若C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反应①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氧气,请回答:
(1)指出仪器名称:①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填字母);若改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该装置还需要做的一点改动是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____(从A~E选择)。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____。
(4)实验改进: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可以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度。现有一根洁净的铜丝,实验前先将其绕成螺旋状,再在空气中加热处理,使其表面产生黑色的氧化铜。改进后的发生装置,如图G所示(已略去支持装置)。写出该实验中涉及的反应文字表达式____、____。该装置改进后与B装置相比,优点有_____。
①产生氧气速率更快 ②可通过抽动铜丝来控制氧气产生的速率
③铜丝更易回收,反复使用,节约原料 ④能得到更多的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在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中,有如下实验设计方案,该方案的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编号 | 温度 | 催化剂 | 氯酸钾、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 生成1升氧气所需时间/s |
实验Ⅰ | 400℃ | MnO2 | 1:1 | 153 |
实验Ⅱ | 400℃ | MnO2 | 2:1 | 240 |
小林在实验时,联想到了渔民用过氧化钙(CaO2)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Ⅱ.
【猜想Ⅱ】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
实验装置 | 实验主要过程 |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收集不到气体.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极少量气体,震荡试管后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
实验结论:过氧化钙与水反应______(填“能”或“不能”)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分析与反思】
(1)过氧化钙与水反应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但由此实验现象,小林认为渔民用过氧化钙做增氧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小林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请你帮他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
(3)同学们对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生成物猜想如下:①氢氧化钙和氧气②碳酸钙和氧气
你认为猜想_____(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购得用于增氧的过氧化钙产品(杂质不含钙元素),标签如图所示.试计算:
(1)过氧化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2)过氧化钙中钙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____________g过氧化钙与100g碳酸钙CaCO3含钙量相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可分解产生氧气。科学探究是一个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1)提出问题: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小松想水泥块是否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
(2)猜想:水泥块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结论 | |
实验一 | 取5mL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木条 |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____________。 | 水泥块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实验二 |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没有明显现象 | ||
实验三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水泥块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
(3)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故水泥块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4)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②完成实验二;③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中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④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
如果水泥块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保持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5)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松的猜想,小芳的补充实验还是不够,还需要再补充一个实验:探究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5 cm处。已知生石灰与水反应能产生大量的热;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二个条件,一是有一定的温度;二是有充足的氧气。
(1)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与生石灰反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白磷(足量)_____________,活塞向_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3)实验结束,恢复到常温后,活塞应停在约__________ cm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按要求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 能生成一种无色液体和无色气体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燃烧产生白烟的化学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③ 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反应生成无色气体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④ 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示意图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图1 可以表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
B.图2可以表示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关系
C.图1可以表示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关系
D.图2不可以表示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或总结 | ||
结论 | 总结 | |||
实验一 | 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_______________。 |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实验二 |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没有明显现象 | 二氧化锰和水混合不能产生氧气。 | |
实验三 | 向盛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 ____________ |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 |
(1)请你帮小丽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二氧化锰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________和_________是否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以下两组实验。
(实验一)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装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
(2)如图1所示,取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现象_________。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2所示)。观察几分钟,烧杯A、B发生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B烧杯的作用是_________。
(实验二)乙同学将实验一进行改进(如图3所示)后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由于棉花上的浓氨水而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此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