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和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对氯酸钾制氧气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学习。
资料:①氯酸钾的熔点约为356℃,二氧化锰的分解温度约为535℃。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受热物质的温度一般约为400℃左右;
②不同配比是指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③氯酸钾分解时,传感器得到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图2)及不同配比时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图3)如下:
请回答问题:
(1)分析图2,氯酸钾分解温度______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其熔点。
(2)分析图2,在氯酸钾分解前,传感器得到氧气浓度降低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3,氯酸钾分解温度随物质配比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当物质配比为1:2时,氯酸钾分解温度约为________℃。
(4)为证实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小华利用如图4装置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
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Ⅰ | 检查气密性。 | |
Ⅱ | 分别在“Y”形管两侧支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塞紧橡皮塞。 | |
Ⅲ | 分别用酒精灯先后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 | 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到_____, 加热右侧支管,可观察到_____。 |
Ⅳ | 冷却后,将“Y”形管左侧支管中部分二氧化锰混入右侧支管中,振荡“Y”形管,加热,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 | 加热时间短于步骤Ⅲ,木条很快复燃 |
请回答:
①完善步骤Ⅲ中的填空: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加热右侧支管,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Ⅳ中,将二氧化锰混入右侧支管有余热的氯酸钾中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③小华认为根据步骤Ⅳ的实验现象就能说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但小明不同意她的观点,小明认为还需证明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不变。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完善了实验方案,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结论,则氯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合成氨工艺的主要流程如图(氨气NH3):
(1)合成氨气的反应必须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进行,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属于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该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__(填写化学符号)。
(2)生产过程中可重复使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物质 | H2 | N2 | O2 | NH3 |
沸点/℃(1.01×105Pa) | ﹣252 | ﹣195.8 | ﹣183 | ﹣33.35 |
在1.01×105Pa时,欲将NH3与N2、H2分离,最好将温度控制在_______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
(2)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比较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_(填字母),检验该气体已收集满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若要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从_______端(填“b”或“c”)进入,选用该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__,若将B装置换成C装置,则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如图的装置,可以粗略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过程如下:
第1步:在一个容积为V毫升的集气瓶中加入V1毫升(少量)的水,量筒中预先装入V2毫升的水。
第2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并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再塞紧塞子。
第3步:待反应结束并冷却后,松开止水夹。此时水进入集气瓶,最终量筒中的水面停止在刻度V3毫升处。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此设计方案中,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红磷必须要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该方案中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1)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______;
②人体中最多的元素__________;
③标出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④构成氯化钠的阳离子__________。
(2)水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①青岛世园会园区内设有许多直饮水机,其中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②对应的作用是(____)
A吸附杂质 B过滤 C杀菌消毒 D蒸馏
②炭罐中活性炭是利用其__________(填性质)
③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___(填微粒名称)。
④生活中常用__________来检验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如图1装置探究氧气的质量分数对燃烧的影响。点燃蜡烛后立即塞紧橡皮塞,待蜡烛熄灭后,将滴管中的水全部滴入集气瓶中,生石灰遇水放出大量的热使铝盒中的白磷立即燃烧。如图2是瓶中①二氧化碳和②氧气的含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t1至t2时间段内蜡烛已熄灭而白磷还没有开始燃烧
B.在t2至t3时间二氧化碳含量略微提高是因为白磷燃烧生成固体占据了一部分体积
C.该实验证明了不同物质的燃烧对氧气的含量需求不同
D.该实验证明了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仍能支持白磷的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甲醛(CH2O)是室内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它来源于室内装修所用的油漆、胶合板等材料。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醛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甲醛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甲醛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
D.等质量的甲醛和二氧化碳,甲醛中碳元素质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3.0g放入大试管中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反应时间/min | 1.0 | 1.5 | 2.0 | 2.5 | 3.0 |
剩余固体质量/g | 2.55 | 2.25 | 2.10 | 2.04 | 2.04 |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有一瓶黑色粉末和一瓶标签已被腐蚀的无色液体(如图)。将二者混合会产生无色气体。为了确定它们的成分,甲、乙两位同学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1)铁粉末为黑色,化学性质与锌相似,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SO4和无色气体。
(2)碳与稀硫酸不发生化学反应。
(猜想1)甲同学认为无色气体是氧气,其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乙同学认为单从产生无色气体不能确定一定是氧气,需要进一步进行实验,请你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无色气体是氧气。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无色气体是氧气。 |
(猜想2)乙同学认为无色气体不一定是氧气,可能是其他气体,其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
乙同学按自己的设想进行实验:取一定量的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无色液体,当反应结束后,发现试管底部仍有黑色粉末。为确定此成分,请你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将试管中的物质_______、洗涤、干燥。 2.点燃黑色粉末,在火焰上方罩一个涂有________的小烧杯。 | __________________ | 试管中剩余的黑色粉末可能是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化学学习小组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的有关实验。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_。在A装置中正确装配①的关键是_______。
(2)若制取二氧化碳应选取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装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
(3)可选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其依据是_________。
(4)分别用A、B两种不同的发生装置和不同的药品制取一种相同的气体,该气体可能是_____,你认为使用A装置比使用B装置制取气体的一个优点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为电解水的装置。
A为电源的______极(填正或负),C、D两只试管中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由实验得出水是由_______组成的。
(2)水厂生产自来水的净化步骤如下图所示:
①向水中加入______(填写物质名称),通过吸附除去其中的异味。
②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水厂取用的原水 B 矿泉水 C 蒸馏水 D 水厂得到的净水
③检验净化后的水是软水或硬水的方法是(填序号)_______。
A用肥皂水 B加热煮沸 C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