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图甲表示人体内血糖浓度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图乙是胰岛素降低血糖含量的机理示意图,其中葡萄糖转运蛋白质细胞膜上运输葡萄糖进入细胞的结构。请据图分析,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有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当人体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如饭后),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图甲中作为效应器的_____,在相应神经中枢的作用下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恢复正常水平。某些激素(如甲状腺激素)也能影响胰岛素分泌,所以,正常人的血糖浓度能保持相对稳定是_____协调作用的结果。

(2)激素只有与受体细胞的受体蛋白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分析图乙可知,胰岛素和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蛋白结合后,一方面促进_____,另—方面促进_____

(3)科学家发现黑色棘皮症的部分患者体内出现一种抗体,能与胰岛素受体蛋白发生结合。对这类人检测会发现血糖浓度_____(填“偏髙”或“偏低”)。

(4)如果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就可能形成糖尿病。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不方便,患者痛苦,如果能口服就好多了。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以胰岛被破坏的若干小鼠、胰岛素为实验材料,以探究口服胰岛素能否治疗糖尿病。(提示:高温能破坏胰岛素的活性)

a:_____

b:甲组口服_____,乙组口服_____

c:一段时间后,采集两组小鼠的血液,检测其血糖含量。

【答案】胰岛 神经系统和激素 细胞吸收葡萄糖(成葡萄糖进入细胞、葡萄糖的吸收) 葡萄糖的分解、贮存成转化 偏高 将完全相同的若干只破坏胰岛的小鼠分为甲、乙两组 —定量的胰岛素 等量的高温处理过的胰岛素,其他条件相同。(或一定量的高温处理过的胰岛素等量的胰岛素,其他条件相同。)

【解析】

1)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糖的代谢。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因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如果口服,进入消化道后会在胃内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会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从而失去疗效。

2)通过探究实验,掌握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和“控制单一变量原则”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1)人体内有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当人体的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时(如饭后),对血糖敏感的感受器会产生兴奋,作为效应器的是胰岛;在相应神经中枢的作用下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下降,恢复正常水平。是由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因为胰岛素可以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的分解。人体内血糖浓度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不是由单一的激素完成的,而是由多种激素和神经系统的调节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结果。如甲状腺激素也能影响胰岛素分泌等。

2)胰岛素功能是降低血糖浓度,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合成,以促进细胞加速摄取葡萄糖。此外,胰岛素还能促进葡萄糖氧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3)科学家发现黑色棘皮症的部分患者体内出现一种抗体,能与胰岛素受体蛋白发生结合。可导致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亲和性降低,使胰岛素的作用减弱,所以对这类人检测发现血糖浓度偏高。

4)以小鼠为实验材料,以验证口服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a.将完全相同的甲乙两组小鼠若干只的胰岛破坏;

b.甲组小鼠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适量的胰岛素;乙组小鼠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高温处理的的胰岛素;

c.重复②步骤几天后,采集两组鼠的血液,检测其血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酸奶是一种健康的发酵食品,某学习小组针对“制作酸奶的适宜温度”进行如下的实验探究:

①将新鲜袋装牛奶加糖后煮沸,冷却至常温,加入适量酸奶,搅拌均匀;

②将5个大小相同的玻璃杯消毒、编号,倒满混合后的牛奶;

③将玻璃杯密封,置于不同温度的恒温箱中;

④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杯中的活菌数量,记录数据。实验结果如下柱形图所示:

1)常用的制作酸奶的微生物除了双歧杆菌,还有___________,它只能在无氧的条件下发酵,因此玻璃杯必须密封。

2)制作酸奶时牛奶加糖后要煮沸、玻璃杯要消毒,目的是___________和消除溶解氧。

3)将酸奶加入牛奶中,相当于发酵食品制作过程中的___________步骤。

4)该小组进一步探究了“制作酸奶的发酵时间”,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发酵时间

牛奶状况

2小时

呈液态,无酸味

4小时

呈液态,略带酸味

6小时

呈蛋花状态,微酸

8小时

呈凝固状,酸度适中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制作酸奶的发酵时间以___________小时为宜。发酵完成的酸奶一次喝不完,请你为他们想一个保存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与分化,可以形成( )
①上皮组织 ②肌肉组织 ③结缔组织 ④神经组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在被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后,应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同时将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击毙并就地焚毁.以上过程体现了预防传染病流行的哪些措施(

A.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

B.保护易感人群和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人群和切断传播途径

D.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与人的性别决定一样,果蝇的体细胞中除了常染色体外,还含有一对性染色体(雌果蝇是XX,雄果蝇是XY),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成对存在,共48

B. 就性染色体来看,雌果蝇只产生含X的一种卵细胞

C. 就性染色体来看,雄果蝇产生含X和含Y的两种精子

D. 每条染色体上有无数个DNA和基因决定性状的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桃树属于绿色开花植物,所结的桃子有有毛的(毛桃)和无毛的(滑桃)之分。滑桃上市较早,但口感和营养均不及毛桃,毛桃又分为“离核”和“黏核”两个品系,“离核”桃的果肉与果核分离;“黏核”桃的果肉与核不分离。桃的果肉中富含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

1)用“离核”桃树作砧木,用“黏核”桃树做接穗,则所结的桃子品种应是______。“离核”和“黏核”的不同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多样性。

2)在遗传学上,毛桃和滑桃的不同这又称作______,它是由______控制的。

3)果农为了得到优良品种,将毛桃和滑桃进行了杂交试验,所得数据如表。

杂交方式(亲代)

子代总数(棵)

毛桃(棵)

滑桃(棵)

Ⅰ毛桃×毛桃

100

100

0

Ⅱ毛桃×滑桃

100

52

48

Ⅲ滑桃×滑桃

100

24

76

根据第______组数据,可以判断______为显性性状,第组亲本的基因组成是______。(显性基因为R,隐性基因为r)。

若用第组亲代的滑桃和第Ⅰ组的毛桃进行杂交,杂交后子一代出现毛桃的几率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保护森林,下列行为不恰当的是( )
A.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
B.将废报纸送到回收站
C.旅行时爱护树木,不践踏草坪
D.写字时,利用纸张的正、反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某种免疫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属于有特异性

B.该过程能抵御多种病原体

C.图中细胞1表示淋巴细胞

D.该过程不是人体先天就有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家鸽胸部的骨很突出,其作用是(  )

A. 减轻体重 B. 着生发达的胸肌

C. 维持身体平衡 D. 减少空气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