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为健康人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肾单位是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由①②④构成
B.与①内液体相比,④内液体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
C.与①内液体相比,⑤内液体不含葡萄糖和无机盐
D.与①内液体相比,③内液体尿素含量增加
【答案】B
【解析】
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图中,①是入球小动脉,②是肾小球,③肾静脉,④是肾小囊,⑤是肾小管。
A.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②肾小球、④肾小囊、⑤肾小管,故A错误。
B.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比较原尿和血液的化学成分,原尿中不含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所以与①入球小动脉内血液相比,④肾小囊内原尿不含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故B正确。
C.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可见⑤肾小管内液体不含葡萄糖,故C错误。
D.血液中尿素通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肾小囊内的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其中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全部的葡萄糖回到血液,剩下的尿素,水、无机盐等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所以与①入球小动脉内血液相比,③肾静脉内液体尿素含量减少,故D错误。
故选B。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绿色植物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则此过程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B. 若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它们都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的
C. 若c表示水分,则它在植物体内上升的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
D. 若d表示有机物,则它通过木质部向下运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对植物进行分类必须仔细观察植物形态结构方面的特征。据图分析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图中①、②和③是无种子植物
B. 图中④与⑤是不同的植物物种
C. 图中④、⑤和⑥是有种子植物
D. 图中②与③是同一类群的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B. 生物圈包括全部的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C.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各种各样的栖息地
D. 生物圈的厚度为海平面以上和以下各约1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经常吹定向强风的高山和海岸边,生长的树木多会如图一样﹣﹣它们的枝叶只生长在树干的一侧,远看就像一面绿色的旗子插在地上,这就是旗形树.根据这一实例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
A.环境能影响生物的形态 B.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环境
C.生物与环境是相互适应的 D.生物与生物是相互影响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粮食问题十分严峻,饥饿和营养不良仍困扰着人类。因此,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原理,提高粮食产量,显得意义重大。玉米是我市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公认的“黄金食品”。如图示玉米一生的部分生理活动,请据图分析回答:
(1)将24粒经过清水浸泡的玉米种子平均分成3组,分别做如下处理:
组别 | 1 | 2 | 3 |
处理方式 | 将胚乳全部切掉 | 将胚乳切掉一半 | 不做处理 |
几天后,第1组种子没有萌发;第2组种子萌发,幼苗瘦弱;第3组种子萌发,幼苗健壮;这说明___,因此,播种时应选用颗粒饱满的种子。
(2)图1示玉米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其中曲线bc段上升的原因是___。
(3)图2中A过程表示叶片正进行__,水蒸气散失的“门户”是___;B过程的实质是___;C过程的反应表达式是___。
(4)在保证水、肥等条件下,图3示叶片遮挡程度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的关系,当叶片遮挡程度为____时,有机物积累最多。因此,在种植农作物时应该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美化环境,各地区均投入一定财力进行城市绿化。在移栽树木时,绿化工人往往去掉一些枝叶,个别还采取遮阳措施。这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
A.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 D.吸收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