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人的一对相对性状,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部分家庭的双眼皮和单眼皮遗传情况进行调查,得到如下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家庭数目

父母性状

子女性状

1

50

双眼皮×单眼皮

双眼皮、单眼皮

2

50

双眼皮×双眼皮

双眼皮、单眼皮

3

50

单眼皮×单眼皮

单眼皮

(1)根据表中第_____组的调查结果可以推断单眼皮是_________性状。

(2)在第2组家庭中,父母都是双眼皮,但却出现了单眼皮的子女,这种变异是否可以遗传?______(填“是”或“否”) 。

(3)如果用A表示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那么第2组亲代双方眼皮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

(4)在第1组家庭中的一对夫妇,第1个孩子是单眼皮,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单眼皮的几率为_____

【答案】2 隐性 Aa Aa 1/2(或50%)

【解析】

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的性状是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
3)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

1)表格中第2组父亲、母亲都是双眼皮,子女中出现了单眼皮,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因此根据表中第2组的调查结果可以推断只单眼皮是隐形性状。
2)在第2组家庭中,父母都是双眼皮,但却出现了单眼皮的子女,这种变异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这种变异可以遗传。

3)表格中第2组父亲、母亲都是双眼皮,子女中出现了单眼皮,说明单眼皮是隐性基因aa,亲代双方眼皮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为Aa。

(4)成对的基因若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因此若用A表示眼皮显性性状的基因,a表示眼皮隐性性状的基因,子代有单眼皮,基因为aa,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则双眼皮的基因为Aa,单眼皮基因为aa,说明亲代基因型只能为 Aa×aa,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单眼皮的几率是应该为50%,如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呼吸系统组成模式图,请回答问题:

(1)参与组成呼吸道的有________(填序号),人体的发声与[④]内的________震动有很大关系.

(2)①的内表面由鼻黏膜,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使外界进入的冷空气变得________,减少对内部结构的刺激.

(3)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内完成气体交换的场所是________,它的壁很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外表缠绕着丰富的________和弹性纤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不同概念范围有大小。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是指生物的现象;“一母生九子,十人十个样”是指生物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毛毛虫”是(  )
A.蜻蜓的幼虫
B.蝴蝶的幼虫
C.小鸟的幼虫
D.青蛙的幼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下列行为或特点最先发展的是( )

A.使用工具B.直立行走C.大脑发达D.使用语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蚯蚓多的土壤变得疏松富有肥力,体现的是( )

A. 生物影响环境 B. 生物适应环境

C. 生物依赖环境 D. 环境影响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请阅读下面科普文章。

分布在我国四川、秦岭一带的大熊猫是世界级珍稀动物。野生大熊猫属于食肉目,却主要以吃竹子为生。与普通的食肉目动物相似,其肠道的长度大概是身体的4倍,而一般植食性动物的肠道往往是身体的10~20倍。肉食性动物的食物中包含大量的蛋白质,其消化系统能够比较容易地将蛋白质分解并吸收,而植食性动物的食物中包含大量纤维素,需要依赖肠道内的微生物将其分解。野生大熊猫肠道中也有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但由于肠道较短,对植物中营养的利用率远低于真正的植食性动物。因此,为了满足最基本的营养需要,野外生活的大熊猫除了睡眠或短距离活动,每天取食的时间长达14个小时。

为了达到长期保护大熊猫的目的,人们尝试将圈养保护的大熊猫放归野外。圈养大熊猫的食物种类丰富,主要由高蛋白、高热量的精饲料构成。研究发现,圈养大熊猫肠道内的大肠杆菌和乳酸菌数量较多,有利于肠道对高蛋白食物的消化吸收。而野生大熊猫多以竹子为食,肠道中大肠杆菌和乳酸菌的数量较低,梭菌较多,这更有利于对纤维素的分解。放归野外后,大熊猫的食物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肠道微生物也会发生较大波动。有些大熊猫的肠道菌群发生紊乱,芽孢杆菌或酵母菌数量增加,可能引起肠道疾病,导致大熊猫死亡。

目前,研究人员加强了圈养大熊猫放归前过渡期的野化训练,并开展放归后的疾病防治工作,使大熊猫的成活率得到提高。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大熊猫属于________纲、食肉目。由下图左图可知,与眼镜熊相比,大熊猫与小熊猫的亲缘关系更__________

(2)大熊猫的手掌多长出一个伪拇指(图),这与其抓取竹子的取食方式相适应。从进化的角度分析,这种适应是长期_____________的结果。大熊猫喜欢生活在四川、秦岭一带的竹林,这体现了生物___________环境的特点。

(3)野生大熊猫的肠道内梭菌数量较多,可以将_________分解,供大熊猫吸收利用。梭菌与大熊猫是__________关系。

(4)肠道内的酵母菌或芽孢杆菌大量增多会导致放归的大熊猫患肠道疾病,芽孢杆菌和大熊猫之间是__________关系。

(5)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动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其成分发生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减少B.二氧化碳减少C.代谢废物减少D.红细胞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