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根据所给的材料回答问题
(1)资料一:海洋中生长的珊瑚五颜六色,珊瑚是由许多微小的珊瑚虫聚合而成的,珊瑚虫内有许多共生的单细胞冲黄藻.珊瑚原本是白色的,但由于虫黄藻携带各种不同的色素,从而使珊瑚呈现出绚丽的色彩.
①珊瑚虫和虫黄藻在分类上分别属于 .
A.节肢动物单细胞藻类
B.腔肠动物单细胞藻类
C.节肢动物多细胞藻类
D.腔肠动物多细胞藻类
②虫黄藻通过光合作用为珊瑚虫提供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珊瑚虫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无机盐等无机物,可以作为虫黄藻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是生产者.珊瑚虫和虫黄藻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填“共生”或“寄生”).
(2)资料二:珊瑚礁区的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是由珊瑚虫、藻类、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微生物等多种生命形式组成的聚集体,各种生物之间关系紧密,比如海胆、雀鲷以藻类为食,长棘海星捕食珊瑚虫,肉食性鱼类又会以海胆、海星等为食,微生物在环境净化和位置循环方面则发挥着重要作用.雀鲷虽是食草的,但却有很强的领地意识,它会驱赶海胆和长棘海星,避免藻类和珊瑚虫被大量捕食.
①以上珊瑚礁区域形成了一种典型的生态系统.请写出以上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 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 .
②雀鲷和海胆的关系是(填“捕食”或“竞争”).
(3)资料三:珊瑚的生长需要适当的温度、良好的水质以及充足的光照等,当条件发生明显的变化时,共生虫黄藻就会游离到环境中,使珊瑚变白,这种现象称为珊瑚白化,所以科学家把共生虫黄藻密度作为反应珊瑚白化程度的重要标准.
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家对我国南海北部大亚湾海域的珊瑚白化现象展开了研究,他们定量分析了2006年6月、2007年8月和2008年2月采自大亚湾海域的多种珊瑚样品的共生虫黄藻密度,作为反应珊瑚白化程度的重要标准.以下是科学家研究的部分结果:
①请解释科学家将共生虫黄藻密度作为反应珊瑚白化程度的重要指标的原因: .
②结合图a的研究结果,分析图中四种珊瑚共生的虫黄藻密度最大的时间都是 . 结合图b中科学家对和两个因素的研究结果发现,共生虫黄藻密度最大时期的气候特点是 .
【答案】
(1)B,虫黄藻,共生
(2)海洋,藻类→海胆→肉食性鱼类,细菌、真菌,竞争
(3)当条件发生明显的变化时,共生虫黄藻就会游离到环境中,使珊瑚变白,2008年2月,海表温度,总太阳辐射,海表温度低、总太阳辐射小
【解析】解:(1)①珊瑚虫是腔肠动物,虫黄藻是单细胞藻类,因此珊瑚虫和虫黄藻在分类上分别属于腔肠动物、单细胞藻类,故选B.②“虫黄藻通过光合作用为珊瑚虫提供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珊瑚虫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无机盐等无机物,可以作为虫黄藻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虫黄藻是生产者.珊瑚虫和虫黄藻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共生(填“共生”或“寄生”).(2)①以上珊瑚礁区域形成了一种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以上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是藻类→海胆→肉食性鱼类.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细菌、真菌.②雀鲷和海胆都吃藻类,因此雀鲷和海胆的关系是竞争(填“捕食”或“竞争”).(3)①科学家将共生虫黄藻密度作为反应珊瑚白化程度的重要指标的原因:当条件发生明显的变化时,共生虫黄藻就会游离到环境中,使珊瑚变白.②结合图a的研究结果,分析图中四种珊瑚共生的虫黄藻密度最大的时间都是2008年2月.结合图b中科学家对海表温度和总太阳辐射两个因素的研究结果发现,共生虫黄藻密度最大时期的气候特点是海表温度低、总太阳辐射小.
所以答案是:(1)①B②虫黄藻;共生(2)①海洋;藻类→海胆→肉食性鱼类;细菌、真菌②竞争(3)①当条件发生明显的变化时,共生虫黄藻就会游离到环境中,使珊瑚变白②2008年2月;海表温度;总太阳辐射;海表温度低、总太阳辐射小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腔肠动物和食物链,需要了解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像,仔细观察并分析:从像A变成像B是做了怎样的处理( )
①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②玻片向右下移动了③玻片向左上移动了 ④把大光圈换成了小光圈⑤转动了细准焦螺旋。
A. ①②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③④ D. 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A图和B图为某类生物的细胞结构图,请据图作答:
(1)A图表示一个细胞,B图表示一个细胞.
(2)图中哪些结构是动植物细胞所共有的、、(填名称)
(3)切西瓜的时候,常常会有很多的汁液流出,这些汁液是来自细胞结构的[ ] (填标号和名称)
(4)给农作物喷洒农药可以杀死害虫,但是不会杀死农作物的细胞,这是因为细胞中的可以将农药阻挡在细胞外.
(5)结构(填名称)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黑麦草是草原动物的优良饲料,真菌A、真菌B都能侵染到黑麦草体内。研究者对这两种真菌之间、真菌与黑麦草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草原生态系统成分中,黑麦草属于__________者。真菌的菌丝能深入到黑麦草体内获取有机物,导致黑麦草减产,因而真菌与黑麦草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
(2)为研究真菌A对真菌B的影响,研究者将适量未感染真菌的黑麦草叶片均分为两组,进行下表所示处理,得到图所示结果。
组别 | 处理 | |
真菌A | 真菌B | |
甲组 | ‐ | + |
乙组 | + | + |
注:“+”表示接种,“-”表示未接种
①本实验中对照组为__________组。
②由实验结果可推测,真菌A__________真菌B的生长。
(3)为进一步研究真菌A如何影响真菌B的生长,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
①本实验中,实验组滤除培养液中的真菌A,避免了真菌A对__________孢子萌发的直接影响。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实验组真菌B的孢子萌发率降低,长出的菌丝长度也显著低于对照组,据此推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