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014年3月31日是第19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文明出行”是中小学生远离交通事故,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行为.请据下列图示,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
(1)行人通过人行横道,要按人行横道灯的指示通行.当你在通过人行横道线前,看到人行横道红灯亮时,应该停留在人行横道线前等待.在这一过程中,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经过眼球[ ]_____的调节,刺激[]_____上对光敏感的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 ]_____形成视觉.
(2)“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明的基本准则.当你听到远处急救车的鸣笛声时,尽管是绿灯也会在等到救护车过后方能择机行走.在这一过程中,急救车的“鸣笛声”刺激耳内[]_____处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递到[]_____形成听觉.
(3)无论是选择在人行横道前等候还是通过人行横道,都是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产生神经冲动,沿着[]_____内的下行传导束(神经纤维),传递到脊髓中相应的神经中枢后,再经[]_____传递到相应的肌肉而产生的.
(4)若某人感冒以后,病菌可能会沿[]_____进入中耳,引起人的中耳炎.
【答案】 ②晶状体 ④视网膜 III视觉中枢 6耳蜗 I听觉中枢 A白质 d传出神经 5咽鼓管
【解析】试题分析:⑴、视觉的形成是光线通过②晶状体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物象,刺激④视网膜上对光敏感的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的Ⅰ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⑵、听觉形成的大致过程是:声波经过外耳道,引起鼓膜震动,将震动通过听小骨传递到内耳,刺激6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递进大脑的Ⅱ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⑶、无论是选择在人行横道前等候还是通过人行横道,都是大脑皮层相关神经中枢产生神经冲动,沿着A白质内的下行传导束,传递到脊髓中相应的神经中枢后,再经d传出神经传递到相应的肌肉产生运动。
⑷、中耳通过咽鼓管与咽连通,因此,若某人感冒后,病菌可能沿着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衡阳的鱼粉可谓闻名遐迩。该米粉软滑爽口,鱼肉鲜美细腻,是备受人们青睐的早点之一。吃下一碗鱼粉,其中的主要成分会在你的体内经过神奇的旅程,最后被消化为可吸收的物质。
Ⅰ.图中的曲线甲、乙、丙表示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请据图回答:
(1)米粉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能代表淀粉消化过程的是曲线________。
(2)鱼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它的初步消化在图中所示的________(填字母)段完成。
(3)小华同学长期偏食、挑食,爱吃鱼肉,不吃蔬菜、水果,导致其牙龈出血,可能是体内缺乏________。
Ⅱ.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欲探究“米粉在口腔中的变化”,按照下表所示的方案进行了实验,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4)为探究“唾液对米粉的消化作用”,选用1号和2号两支试管做对照实验,在A处应加入________。
(5)1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选用1、3、4号试管进行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对淀粉的消化是否有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 “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两根感觉须,里头是肉外是骨.”这段话可以用来描写下列动物中的( )
A. 蜈蚣 B. 蝗虫 C. 鳌虾 D. 蜘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青蛙的呼吸是( )
A.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在水中用鳃呼吸
B.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在水中用皮肤呼吸
C.幼体用鳃呼吸,成体以肺呼吸为主
D.幼体既能用皮肤呼吸,又能用肺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称鱼的动物有的其实不是鱼,但它们都能在水中生活,下列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鱿鱼、章鱼──软体动物 B. 甲鱼、鳄鱼──爬行动物
C. 鲸鱼、娃娃鱼──哺乳动物 D. 金鱼、鲫鱼──鱼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模拟池塘生态系统制作的一个封闭生态瓶.请回答:
(1)为保证生物的生存,应将整个装置放在何处?________
(2)在这个装置中,生产者是________,消费者是________.
(3)瓶内沙中的________能够将枯枝落叶分解为植物所需的养分.
(4)如果想继续探究“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否有影响”,我们应该怎样设置对照实验呢?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