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计算:3a22a3+a5-(-2a2)3÷a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淮安市常住人口约为480万人.480万(480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4.8×104
B.4.8×105
C.4.8×106
D.4.8×10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C是边长为4的等边三角形,BC在x轴上,点D为BC的中点,点A在第一象限内,AB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于点E,点B(-1,0),P是AC上的一个动点(P与点A、C不重合)
(1)求点A、E的坐标;
(2)若y=求过点A、E,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连结PB、PD,设L为△PBD的周长,当L取最小值时,求点P的坐标及L的最小值,并判断此时点P是否在(2)中所求的抛物线上,请充分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表给出了某班6名同学的身高情况(单位:cm).
学生 | A | B | C | D | E | F | |
身高(单位:cm) | 165 | ____ | 166 | ____ | ____ | 172 | |
身高与班级平 | 均身高的差值) | -1 | +2 | ____ | -3 | +4 | ____ |
(1)完成表中空的部分;
(2)他们6人中最高身高比最矮身高高多少?
(3)如果身高达到或超过平均身高时叫达标身高,那么这6名同学身高的达标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定义:数学活动课上,陈老师给出如下定义:有一组对边相等而另一组对边不相等的凸四边形叫做对等四边形.
(1)理解:
如图1,已知A、B、C在格点(小正方形的顶点)上,请在方格图中画出以格点为顶点,AB、BC为边的两个对等四边形ABCD;
(2)应用:
如图2,在Rt△PBC中,∠PCB=90°,BC=9,点A在BP边上,且AB=13.AD⊥PC,CD=12,若PC上存在符合条件的点M,使四边形ABCM为对等四边形,求出CM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