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2016浙江省衢州市)如图1,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y=kx+bx轴,y轴于点EF,点B的坐标是(2,2),过点B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垂足为AC,点D是线段CO上的动点,以BD为对称轴,作与BCD或轴对称的BCD

(1)当∠CBD=15°时,求点C的坐标.

(2)当图1中的直线l经过点A,且时(如图2),求点DCO的运动过程中,线段BC扫过的图形与OAF重叠部分的面积.

(3)当图1中的直线l经过点DC时(如图3),以DE为对称轴,作于DOE或轴对称的DOE,连结OCOO,问是否存在点D,使得DOECOO相似?若存在,求出kb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C′(,1);(2);(3)存在,k=b=1.

【解析】试题(1)利用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CBD=CBD=15°,CB=CB=2,进而得出CH的长,进而得出答案;

(2)首先求出直线AF的解析式,进而得出当DO重合时,点CA重合,且BC扫过的图形与OAF重合部分是弓形,求出即可;

(3)根据题意得出DOECOO相似,则COO必是Rt,进而得出RtBAERtBCEHL),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EO的长进而得出答案.

试题解析:(1)∵△CBD≌△CBD∴∠CBD=CBD=15°,CB=CB=2,∴∠CBC′=30°,如图1,作CHBCH,则CH=1,HB=CH=∴点C的坐标为:(,1);

(2)如图2,A(2,0),∴代入直线AF的解析式为:b=,则直线AF的解析式为:∴∠OAF=30°,BAF=60°,∵在点DCO的运动过程中,BC扫过的图形是扇形,∴当DO重合时,点CA重合,且BC扫过的图形与OAF重合部分是弓形,当C在直线上时,BC′=BC=AB∴△ABC是等边三角形,这时∠ABC′=60°,∴重叠部分的面积是:=

(3)如图3,设OODE交于点M,则OM=OMOODE,若DOECOO相似,则COO必是Rt,在点DCO的运动过程中,COO中显然只能∠COO=90°,CODECD=OD=1,b=1,连接BE,由轴对称性可知CD=CDBC′=BC=BABCE=BCD=BAE=90°,在RtBAERtBCEBE=BEAB=BC′,RtBAERtBCEHL),AE=CEDE=DC′+CE=DC+AE,设OE=x,则AE=2﹣xDE=DC+AE=3﹣x,由勾股定理得:,解得:x=D(0,1),E,0),,解得:k=∴存在点D,使DOECOO相似,这时k=b=1.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矩形ABCD中,P是AD上一动点,O为BD的中点,连接PO并延长,交BC于点Q.

(1) 求证:四边形PBQD是平行四边形

(2) 若AD=6cm,AB=4cm, 点P从点A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点D运动(不与点D重合),设点P运动时间为t s , 请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PD的长,并求出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BQD是菱形。并求出此时菱形的周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100km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并以各自的速度匀速行驶.甲出发2h后到达B地立即按原路返回,返回时速度提高了30km/h,回到A地后在A地休息等乙,乙在出发5h后到达A地.(友情提醒:可以借助用线段图分析题目)

1)乙的速度是_______,甲从A地到B地的速度是_______,甲在出发_______小时到达A地.

2)出发多长时间两人首次相遇?

3)出发多长时间时,两人相距3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个点A(10),点A1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至点A1(11),紧接着第2次向右跳动2个单位至点A2(11),第3次向上跳动1个单位至点A3,第4次向左跳动3个单位至点A4,第5次又向上跳动1个单位至点A5,第6次向右跳动4个单位至点A6……,依此规律跳动下去,点A2019次跳动至点A2019的坐标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ABCD的顶点Ax轴负半轴上,顶点Bx轴正半轴上.若抛物线p=ax2-10ax+8a0)经过点CD,则点B的坐标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ABC中,AB=ACDBC中点,AEBD,且AE=BD.

1)求证:四边形AEBD是矩形;

2)连接CEAB于点F,若BE=2AE=2,求EF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1,以AB为轴,把△ABC翻折180°,可以变换到△ABD的位置;

如图2,把△ABC沿射线AC平移,可以变换到△DEF的位置.像这样,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是另一个三角形经翻折、平移等方法变换成的,这种只改变位置,不改变形状大小的图形变换,叫三角形的全等变换.班里学习小组针对三角形的全等变换进行了探究和讨论

1)请你写出一种全等变换的方法(除翻折、平移外),   

2)如图2,前进小组把△ABC沿射线AC平移到△DEF,若平移的距离为2,且AC5,则DC   

3)如图3,圆梦小组展开了探索活动,把△ABC纸片沿DE折叠,使点A落在四边形BCDE内部点A′的位置,且得出一个结论:2A′=∠1+∠2.请你对这个结论给出证明.

4)如图4,奋进小组则提出,如果把△ABC纸片沿DE折叠,使点A落在四边形BCDE外部点A′的位置,此时∠A′与∠1、∠2之间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写出正确结论并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O是对角线AC的中点,点E在边AB上,连接DE,取DE的中点F,连接EO并延长交CD于点G.若BE=3CGOF=2,则线段AE的长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问题情境)一节数学课后,老师布置了一道课后练习题:

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C∠ACB=90°CD⊥AB于点D,点EF分别在ABC上,∠1=∠2FG⊥AB于点G,求证:△CDE≌△EGF

1)阅读理解,完成解答

本题证明的思路可用下列框图表示:

根据上述思路,请你完整地书写这道练习题的证明过程;

2)特殊位置,证明结论

CE平分∠ACD,其余条件不变,求证:AE=BF

3)知识迁移,探究发现

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C∠ACB=90°CD⊥AB于点D,若点EDB的中点,点F在直线CB上且满足EC=EF,请直接写出AEBF的数量关系.(不必写解答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