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二次函数y=a(x+)(x﹣3)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顶点M的纵坐标为-4.
(1)求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如图1,若过点M作直线MN∥y轴,点P是直线MN上的一个动点,当PA+PC最小时,求点P的坐标.
(3)如图2,连结BC,在直线BC下方的抛物线上有一动点E,求△BCE面积的最大值.
【答案】(1)y=x2-x-3;(2)P(,-2);(3)
【解析】
(1)由二次函数y=a(x+)(x﹣3)可求出A,B的坐标分别为(-,0),(3,0),从而求出二次函数y=a(x+)(x﹣3)的对称轴为x=,所点M的坐标为(,-4),把点M(,-4)代入y=a(x+)(x﹣3)即可求出a的值,从而得到二次函数解析式.
(2)如图1,依题意可知,MN即为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所以连接BC,与MN的交点即为点P,先求直线BC的解析式,再令x=,求出对应的y的值即可.
(3)如图2所示,过点E作EF⊥AB于点F,则△BCE的面积=梯形OCEF的面积+△BEF的面积-△BCO的面积,设点E的坐标为(x, x2-x-3),因为点E在BC下方,所以x的取值范围是0<x<3,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式求解即可.
解:(1)依题意得:
A(-,0),B(3,0),
∴二次函数y=a(x+)(x﹣3)的对称轴为x=,
∵顶点M的纵坐标为-4
∴M(,-4).
∴-4=a(+)(﹣3)
解得:a=.
∴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x2-x-3;
(2)如图所示,
由于A,C在MN的同侧,要在MN上找一点P,使PA+PC的值最小,先找到A点关于MN的对称点B,再连接BC,BC与MN相交于点 P,此时P即为所求.
由(1)可知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x2-x-3;B(3,0),
令x=0,则y=-3,故点C的坐标为(0,-3)
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x+b,则地
解得: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
令x=,则y=-3=-2.
故点P的坐标为P(,-2);
(3)如图2所示,过点E作EF⊥AB于点F, 设点E的坐标为(x, x2-x-3),因为点E在BC下方,所以x的取值范围是0<x<3,
∴OF=x,EF=-x2+x+3,BF=<3-x.
∵OC=3,
∴△BCE的面积=梯形OCEF的面积+△BEF的面积-△BCO的面积
= (3-x2+x+3)x+ (-x2+x+3)( <3-x)- <33
= - + ++(- )+3x+ +---
= +(- )
=- +
∴当x= 时,△BCE的面积有最大值为.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如图所示,某数学活动小组选定测量小河对岸大树BC的高度,他们在斜坡上D处测得大树顶端B的仰角是30,朝大树方向下坡走6米到达坡底A处,在A处测得大树顶端B的仰角是48°. 若坡角∠FAE=30°,求大树的高度. (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sin48°≈0.74,cos48°≈0.67,tan48°≈1.11,≈1.7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知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5个结论:①abc<0;②b2<4ac;③4a+2b+c>0;④2a+b=0;⑤a+b<m(am+b)(m≠1的实数),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有( )
A.2个B.3个C.4个D.5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点P为矩形ABCD的AB边上一动点,将△ADP沿着DP折叠,点A落在点A'处,连接CA',已知AB=10,AD=6,若以点P,B,C,A'为端点的线段(不再另外连接线段)构成的图形为直角三角形或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时,AP的长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八(2)班组织了一次经典诵读比赛,甲、乙两队各10人的比赛成绩如下表(10分制):
甲 | 7 | 8 | 9 | 7 | 10 | 10 | 9 | 10 | 10 | 10 |
乙 | 10 | 8 | 7 | 9 | 8 | 10 | 10 | 9 | 10 | 9 |
(1)甲队成绩的中位数是 分,乙队成绩的众数是 分;
(2)计算乙队的平均成绩和方差;
(3)已知甲队成绩的方差是1.4,则成绩较为整齐的是 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圆 O 的半径为 1,过点 A(2,0)的直线与圆 O 相切于点 B,与 y 轴相交于点 C.
(1)求 AB 的长;
(2)求直线 AB 的解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矩形ABCD中,AB=16cm,BC=6cm,点P从点A出发沿AB向点B移动(不与点A、B重合),一直到达点B为止;同时,点Q从点C出发沿CD向点D移动(不与点C、D重合).运动时间设为t秒.
(1)若点P、Q均以3cm/s的速度移动,则:AP= cm;QC= cm.(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若点P为3cm/s的速度移动,点Q以2cm/s的速度移动,经过多长时间PD=PQ,使△DPQ为等腰三角形?
(3)若点P、Q均以3cm/s的速度移动,经过多长时间,四边形BPDQ为菱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相交于点C(0,﹣3).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若P是第四象限内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一点,PH⊥x轴于点H,与BC交于点M,连接PC.
①求线段PM的最大值;
②当△PCM是以PM为一腰的等腰三角形时,求点P的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