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小梅将边长分别为长的若干个正方形按一定规律拼成不同的长方形,如图所示.

求第四个长方形的周长;

时,求第五个长方形的面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答案】(1)26m;(2)

【解析】

1)根据第一个的周长为21+2m第二个的周长为22+3m第三个的周长为23+5m可得第四个的周长为25+8m据此可得第四个长方形的周长

2)根据(1)中的规律可得第五个长方形的宽为8m长为13m据此可得当m=100第五个长方形的面积为800×1300=1.04×106

1)第一个的周长为21+2m第二个的周长为22+3m第三个的周长为23+5m第四个的周长为25+8m即第四个长方形的周长为26m

2)由此可推出第n个长方形的宽为第n1个长方形的长n个长方形的长为第n1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和

可得第五个长方形的宽为8m长为13m∴当m=100第五个长方形的面积为800×1300=1.04×106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已知△ABC,求证:∠A+∠B+∠C=180°.

通过画平行线,将∠A、∠B、∠C作等角代换,使各角之和恰为一平角,依辅助线不同而得多种证法.

证法1:如图1,延长BCD,过CCE∥BA.

∵BA∥CE(作图2所知),

∴∠B=∠1,∠A=∠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相等).

∵∠BCD=∠BCA+∠2+∠1=180°(平角的定义),

∴∠A+∠B+∠ACB=180°(等量代换).

如图3,过BC上任一点F,画FH∥AC,FG∥AB,这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能证明∠A+∠B+∠C=180°吗?请你试一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丰富少年儿童的业余生活,某社区要在如图中的AB所在的直线上建一图书室,本社区有两所学校所在的位置在点C和点D处,CA⊥AB于A,DB⊥AB于B.已知AB=2.5km,CA=1.5km,DB=1.Okm,试问:图书室E应该建在距点A多少km处,才能使它到两所学校的距离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一个长为、宽为的长方形(其中均为正数,且),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均匀分成四块相同小长方形,然后按图方式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如图是一个长为、宽为的长方形(其中均为正数,且),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均匀分成四块相同小长方形,然后按图方式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你认为图中大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小正方形(阴影部分)的边长为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仔细观察图,请你写出下列三个代数式:所表示的图形面积之间的相等关系,并选取适合的数值加以验证.

已知.求代数式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数学中,有许多关系都是在不经意间被发现的.当然,没有敏锐的观察力是做不到的.数学家们往往是这样来研究问题的:特值探究猜想归纳逻辑证明总结应用.下面我们也来像数学家们那样分四步找出这两个代数式的关系:对于代数式

特值探究

时,________;________

时,________;________

猜想归纳:

观察的结果,写出的关系:________.

逻辑证明:如图,边长为的正方形纸片剪出一个边长为的小正方形之后,剩余部分(即阴影部分)又剪拼成一个矩形(不重叠无缝隙),请你说说是如何用这个图来得出中的关系?

总结应用:利用你发现的关系,求:

①若,且,则________;

的值.(提示:你可能要用到公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一工程,在工程招标时,接到甲、乙两个工程队的投标书.施工一天,需付甲工程队工程款1.2万元,乙工程队工程款0.5万元.工程领导小组根据甲、乙两队的投标书测算,有如下方案:

1)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刚好如期完成;

2)乙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要比规定日期多用6天;

3)若甲、乙两队合作3天,余下的工程由乙队单独做也正好如期完成.

试问:(1)规定日期是多少天?

(2)在不耽误工期的前提下,你觉得哪一种施工方案最节省工程款?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2,顶点A的纵坐标为1,点B(4,0)在此抛物线上.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此抛物线对称轴与x轴交点为C,点D(x,y)为抛物线上一动点,过点D作直线y=2的垂线,垂足为E.
①用含y的代数式表示CD2 , 并猜想CD2与DE2之间的数量关系,请给出证明;
②在此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D,使∠EDC=120°?如果存在,请直接写出D点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计算:

(1) (2)

(3)(-2)-(+4.7)-(-0.4)+ (-3.3) (4)

(5) (6)(-+)×(-36)

(7) (8)—(用简便方法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BC中,∠C=90°,AC=8cm,BC=6cm,点P、Q同时从点C出发,以1cm/s的速度分别沿CA、CB匀速运动.当点Q到达点B时,点P、Q同时停止运动.过点P作AC的垂线l交AB于点R,连接PQ、RQ,并作△PQR关于直线l对称的图形,得到△PQ′R.设点Q的运动时间为t(s),△PQ′R与△PAR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cm2).

(1)t为何值时,点Q′恰好落在AB上?
(2)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t的取值范围;
(3)S能否为 cm2?若能,求出此时的t值;若不能,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