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y=2x-1,其中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b),(a+1,b+k)两点。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如图,已知点A在第一象限,且同时在上述两个函数的图象上, 求点A的坐标;
(3)利用(2)的结果,请问: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AO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把符合条件的P点坐标都求出来;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y=;(2)(1,1);(3)符合条件的点有4个,分别是(
,0),(-
,0),(2,0),(1,0).
【解析】
试题分析:(1)把过一次函数的两个点代入一次函数,即可求得k,进而求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同时在这两个函数解析式上,让这两个函数组成方程组求解即可;(3)应先求出OA的距离,然后根据:OA=OP,OA=AP,OP=AP,分情况讨论解决.
试题解析:(1)由题意得 ,②-①得:k=2,∴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
(2)由,解得
,
,∵点A在第一象限,∴点A的坐标为(1,1);
(3)OA==
,OA与x轴所夹锐角为45°,①当OA为腰时,由OA=
得
(
,0),由OA=
得
(-
,0);由OA=
得
(2,0).②当OA为底时,
=
得
(1,0).
∴符合条件的点有4个,分别是(,0),(-
,0),(2,0),(1,0).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某市采用价格调控的手段达到节水的目的,该市自来水收费的收费标准如下表:
例如:某户居民1月份用水8立方米,应收水费为2×6+4×(8-6)=20(元).
请根据上表的内容解答下列问题:
(1)若某户居民2月份用水5立方米,则应收水费多少元?
(2)若某户居民3月份交水费36元,则用水量为多少立方米?
(3)若某户居民4月份用水a立方米(其中6<a<10),请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应收水费.
(4)若某户居民5、6两个月共用水18立方米(6月份用水量超过了10立方米),设5月份用水x立方米,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该户居民5、6两个月共交水费多少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一间阶梯教室中,第1排的座位数为a,从第2排开始,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增加两个座位.
(1)请你在下表的空格里填写一个适当的式子:
第1排的 座位数 | 第2排的 座位数 | 第3排的 座位数 | 第4排的 座位数 | … |
a | a+2 | a+4 | … |
(2)写出第n排座位数的表达式;
(3)求当a=20时,第10排的座位数是多少?若这间阶梯教室共有15排,那么最多可容纳多少学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BC 中,BD、CE分别是AC、AB上的高,BD与CE交于点O,BE=CD。
(1)△ABC是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2)点O在∠A的平分线上吗?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知识是用来为人类服务的,我们应该把它们用于有意义的方面.下面就两个情景请你作出评判.
情景一:从教室到图书馆,总有少数同学不走人行道而横穿草坪,这是为什么呢?试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说明这个问题.
情景二:A、B是河流l两旁的两个村庄,现要在河边修一个抽水站向两村供水,问抽水站修在什么地方才能使所需的管道最短?请在图中表示出抽水站点P的位置,并说明你的理由:
你赞同以上哪种做法?你认为应用数学知识为人类服务时应注意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中,AB= 20cm,BC=16cm,点D为线段AB的中点,动点P以2cm/s的速度从B点出发在射线BC上运动,同时点Q以a cm/s(a>0且a≠2)的速度从C点出发在线段CA上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秒.
(1)若AB=AC,P在线段BC上,求当a为何值时,能够使△BPD和△CQP全等?
(2)若,求出发几秒后,
为直角三角形?
(3)若,当
的度数为多少时,
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答案,不必写出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0.5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以AB为边在第二象限内作正方形ABCD,过点D作DE⊥x轴,垂足为E.
(1)求点A、B的坐标,并求边AB的长;
(2)求点D的坐标;
(3)你能否在x轴上找一点M,使△MDB的周长最小?如果能,请求出M点的坐标;如果不能,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电信检修小组从A地出发,在东西向的公路上检修线路,如果规定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驶为负,一天中七次行驶纪录如下。(单位:km)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第六次 | 第七次 |
-3 | +7 | -9 | +8 | +6 | -5 | -4 |
(1)求收工时距A地多远?
(2)在第几次纪录时距A地最远?
(3)若每km耗油0.2升,问共耗油多少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30cm,若这个长方形的长减少1cm,宽增加2cm就可成为一个正方形,设长方形的长为xcm,可列方程为( )
A.x+1=(30﹣x)﹣2 B.x+1=(15﹣x)﹣2
C.x﹣1=(30﹣x)+2 D.x﹣1=(15﹣x)+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