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今年4月23日是第23个“世界读书日”,也是江苏省第四个法定的全民阅读日。由市文明办、市全民阅读办、市文广新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8无锡市第三个全民阅读日”系列活动即将启动。某校围绕学生日人均阅读时间这一问题,对初二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如图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的统计图(不完整),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 .
(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在扇形统计图中,计算出日人均阅读时间在1~1.5小时对应的圆心角是 度.
(4)根据本次抽样调查,试估计我市12000名初二学生中日人均阅读时间在0.5~1.5小时的多少人.
【答案】(1)150(2)75(3)108°(4)9600人
【解析】分析:(1)根据第一组的人数是30,占20%,即可求得总数,即样本容量;
(2)利用总数减去另外两段的人数,即可求得0.5~1小时的人数,从而作出直方图;
(3)利用360°乘以日人均阅读时间在1~1.5小时的所占的比例;
(4)利用总人数12000乘以对应的比例即可.
详解:(1)样本容量是:30÷20%=150;
(2)日人均阅读时间在0.5~1小时的人数是:150﹣30﹣45=75(人).
;
(3)人均阅读时间在1~1.5小时对应的圆心角度数是:360°×=108°;
(4)12000×=9600(人)
答:初二学生中日人均阅读时间在0.5~1.5小时的9600人.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骑自行年,乙乘坐汽车从A地出发沿同一路线匀速前往B地,甲先出发.设甲行驶的时间为x(h),甲、乙两人距出发点的路程S甲(km)、S乙(km)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1所示,甲、乙两人之同的距离y(km)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请你解决以下问题:
(1)甲的速度是__________km/h,乙的速度是_______km/h;
(2)a=_______,b=_______;
(3)甲出发多少时间后,甲、乙两人第二次相距7.5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已知△ABC中,∠B=90°,AB=16cm,BC=12cm,P、Q是△ABC边上的两个动点,其中点P从点A开始沿A→B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点Q从点B开始沿B→C→A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它们同时出发,设出发的时间为t秒.
(1)出发2秒后,求PQ的长.
(2)当点Q在边BC上运动时,出发几秒钟后,△PQB能形成等腰三角形?
(3)当点Q在边CA上运动时,求能使△BCQ成为等腰三角形的运动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一次打篮球时,篮球传出后的运动路线为如图所示的抛物线,以小明所站立的位置为原点O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篮球出手时在O点正上方1m处的点P.已知篮球运动时的高度y(m)与水平距离x(m)之间满足函数表达式y=-x2+x+c.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球在运动的过程中离地面的最大高度;
(3)小亮手举过头顶,跳起后的最大高度为BC=2.5m,若小亮要在篮球下落过程中接到球,求小亮离小明的最短距离O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列材料:
在学习“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及其解法”的过程中,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1的解为正数,求a的取值范围.
经过独立思考与分析后,小杰和小哲开始交流解题思路如下:
小杰说:解这个关于x的分式方程,得x=a+4.由题意可得a+4>0,所以a>﹣4,问题解决.
小哲说:你考虑的不全面,还必须保证x≠4,即a+4≠4才行.
(1)请回答: 的说法是正确的,并简述正确的理由是 ;
(2)参考对上述问题的讨论,解决下面的问题:
若关于x的方程的解为非负数,求m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四边形O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平行于对角线BD的直线l从O出发,沿x轴正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运动到直线l与正方形没有交点为止.设直线l扫过正方形OBCD的面积为S,直线l运动的时间为t(秒),下列能反映S与t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ABC中,AB=AC,∠ABC、∠ACB的平分线BD,CE相交于O点,且BD交AC于点D,CE交AB于点E,某同学分析图形后得出以下结论,上述结论一定正确的是______(填代号).
①△BCD≌△CBE;②△BAD≌△BCD;③△BDA≌△CEA;④△BOE≌△COD;⑤△ACE≌△BC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AB=5,AD=3,E是AB上的一点,F是AD上的一点,连接BO和FO.
(1)当点E为AB中点时,求EO的长度;
(2)求线段AO的取值范围;
(3)当EO⊥FO时,连接EF.求证:BE+DF>EF.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