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已知DE∥BC,BE平分∠ABC,∠C=65°,∠ABC=50°.
(1)求∠BED的度数;
(2)判断BE与A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25°;(2)BE⊥AC.理由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BE平分∠ABC,且∠ABC=50°,可得∠EBC=∠ABC=25.再根据DE∥BC,即可得出∠BED=∠EBC=25°.
(2)根据DE∥BC,且∠C=65°,即可得到∠AED=∠C=65°,再根据∠BED=25°,可得∠AEB=∠AED+∠BED=65°+25°=90°,据此可得BE⊥AC.
试题解析:
(1)∵BE平分∠ABC,且∠ABC=50°,
∴∠EBC=∠ABC=25°.
∵DE∥BC,
∴∠BED=∠EBC=25°.
(2)BE⊥AC,其理由是:
∵DE∥BC,且∠C=65°,
∴∠AED=∠C=65°.
∵∠BED=25°,
∴∠AEB=∠AED+∠BED=65°+25°=90°,
∴BE⊥AC.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
(1)在图1中以格点为顶点画一个面积为5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2)在图2中以格点为顶点画一个三角形,使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 ;
(3)如图3,点A、B、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求∠ABC的度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1)OA= cm,OB= cm.
(2)若点C是线段AO上一点,且满足AC=CO+CB,求CO的长.
(3)若动点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向右运动,点P的速度为2cm/s,点Q的速度为1cm/s,设运动时间为t(s),当点P与点Q重合时,P、Q两点停止运动.
①当t为何值时,2OP﹣OQ=8.
②当点P经过点O时,动点M从点O出发,以3cm/s的速度也向右运动.当点M追上点Q后立即返回,以同样的速度向点P运动,遇到点P后立即返回,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点Q运动,如此往返,直到点P、Q停止时,点M也停止运动.在此过程中,点M行驶的总路程为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有正三角形的一边平行于x轴,一顶点在y轴上,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次为2,4,6,8,…,顶点依次用A1、A2、A3、A4、…表示,其中A1A2与x轴、底边A1A2与A4A5、A4A5与A7A8、…均相距一个单位,则A2017的坐标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等腰Rt△ABC中,∠BAC=90°.点D从点B出发沿射线BC移动,以AD为腰作等腰Rt△ADE,∠DAE=90°.连接CE.
(1)如图,求证:△ACE≌△ABD;
(2)点D运动时,∠BCE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化,求它的度数;若变化,说明理由;
(3)若AC=,当CD=1时,请求出DE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6分)△ABC与△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
(1)分别写出下列各点的坐标:A′ ; B′ ;C′ ;
(2)说明△A′B′C′由△ABC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 .
(3)若点P(a,b)是△ABC内部一点,则平移后△A′B′C′内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 ;
(4)求△ABC的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已知AB=AD,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C的是( )
A. CB=CD B. ∠BAC=∠DAC C. ∠BCA=∠DCA D. ∠B=∠D=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长方形ABCD中,AD=BC=6,AB=CD=4.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A→B→C→D→A的方向运动,回到点A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当t= 时,点P到达点C;当t= 时,点P回到点A;
(2)△ABP面积取最大值时t的取值范围;(3)当△ABP的面积为3时,求t的值;
(4)若点P出发时,点Q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A→D→C→B→A的方向运动,回到点A停止运动.请问:P 、Q何时在长方形ABCD的边上相距1个单位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