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给定一组数据,那么这组数据的众数有可能不唯一________;理由________(2)给定一组数据,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一个数________;
理由________(3)n个数的中位数一定是这n个数中的某一个________;理由________(4)求9个数据(x1、x2、……、x9 , 其平均数为m)的标准差S, 计算公式为: ________;理由________
【答案】(1)正确; (2)错误;(3)错误;(4)正确.
【解析】
试题分析:(1)因为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那么众数有可能不唯一,(2)利用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有可能是这组数据中的数据也有可能不是这组数据中的数据,(3) 中位数是指将一组数据按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数或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所以中位不一定是这组数据中的某一个数据,(4)根据方差是一组数据每个数据与这组数据平均数差的平方的平均数,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可以进行判定.
试题解析:(1)正确,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
(2)错误,不一定,答案不唯一,如:4,6,7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3)错误,不一定,当数据的个数是双数时,中位数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答案不唯一,如:2,3,4,5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4)正确,标准差==
.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请同学们利用网格线进行画图:
(1)在图1中,画一个顶点为格点、面积为5的正方形;
(2)在图2中,已知线段AB、CD,画线段EF,使它与AB、CD组成轴对称图形;(要求画出所有符合题意的线段)
(3)在图3中,找一格点D,满足:①到CB、CA的距离相等;②到点A、C的距离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Rt△ABC中,∠ACB=90°,AC=6,BC=8,AB=10,AD是∠BAC的平分线.若P,Q分别是AD和AC上的动点,则PC+PQ的最小值是( )
A. 2.4 B. 4.8 C. 4 D. 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BC的中点.
(1)作图: ①过B作AC的平行线BH;
②过D作BH的垂线,分别交AC,BH,AB的延长线于E,F,G.
(2)在图中找出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县为了了解初中生对安全知识掌握情况,抽取了50名初中生进行安全知识测试,并将测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绘制成了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未完成). 安全知识测试成绩频数分布表
组别 | 成绩x(分数) | 组中值 | 频数(人数) |
1 | 90≤x<100 | 95 | 10 |
2 | 80≤x<90 | 85 | 25 |
3 | 70≤x<80 | 75 | 12 |
4 | 60≤x<70 | 65 | 3 |
(1)完成频数分布直方图;
(2)这个样本数据的中位数在第组;
(3)若将各组的组中值视为该组的平均成绩,则此次测试的平均成绩为;
(4)若将90分以上(含90分)定为“优秀”等级,则该县10000名初中生中,获“优秀”等级的学生约为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BC与△CED均为等边三角形,且B,C,D三点共线.线段BE,AD相交于点O,AF⊥BE于点F.若OF=1,则AF的长为( )
A. 1 B. C.
D.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在等腰梯形ABCD中,∠B=60°,P、Q同时从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分别沿B→A→D→C和B→C→D方向运动至相遇时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秒),△BPQ的面积为S(平方单位),S与t的函数图象如图2,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当t=4秒时,S=4
B.AD=4
C.当4≤t≤8时,S=2 t
D.当t=9秒时,BP平分梯形ABCD的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菱形ABCD中,AB=2 ,∠C=120°,以点C为圆心的
与AB,AD分别相切于点G,H,与BC,CD分别相交于点E,F.若用扇形CEF作一个圆锥的侧面,则这个圆锥的高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