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已知BD为∠ABC的平分线,DE⊥BC于E,且AB+BC=2BE.
(1)求证:∠BAD+∠BCD=180°;
(2)若将条件“AB+BC=2BE”与结论“∠BAD+∠BCD=180°”互换,结论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2)结论仍然成立,理由见解析;
【解析】
(1)首先过D作DF⊥BA,垂足为F,再根据条件AB+BC=2BE可得AB+EC=BE,再证明Rt△BFD≌Rt△BED,可得FB=BE,即AB+AF=BE,进而得到AF=EC,然后再证明△AFD≌△CED可得∠DCE=∠FAD,再根据∠BAD+∠FAD=180°,可得∠BAD+∠BCD=180°;
(2)过D作DF⊥BA,垂足为F,首先证明∠DCE=∠FAD,再证明△AFD≌△CED,可得AF=EC,然后证明Rt△BFD≌Rt△BED可得FB=BE,再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可得AB+BC=2BE.
(1)证明:过D作DF⊥BA,垂足为F,
∵AB+BC=2BE,
∴AB=BE+BEBC,
AB=BE+BEBEEC,
AB=BEEC,
AB+EC=BE,
∵BD为∠ABC的平分线,DE⊥BC,DF⊥BA,
∴DF=DE,
在Rt△BFD和Rt△BED中 ,
∴Rt△BFD≌Rt△BED(HL),
∴FB=BE,
∴AB+AF=BE,
又∵AB+EC=BE,
∴AF=EC,
在△AFD和△CED中 ,
∴△AFD≌△CED(SAS),
∴∠DCE=∠FAD,
∵∠BAD+∠FAD=180°,
∴∠BAD+∠BCD=180°;
(2)可以互换,结论仍然成立,理由如下:
过D作DF⊥BA,垂足为F,
∵∠BAD+∠FAD=180°,∠BAD+∠BCD=180°,
∴∠DCE=∠FAD,
∵BD为∠ABC的平分线,DE⊥BC,DF⊥BA,
∴DF=DE,
在△AFD和△CED中 ,
∴△AFD≌△CED(AAS),
∴AF=EC,
在Rt△BFD和Rt△BED中 ,
∴Rt△BFD≌Rt△BED(HL),
∴FB=BE,
∴AB+AF=BE,
AB=BEAF=BEEC=BE(BCBE)=BEBC+BE=2BEBC,
即:AB+BC=2BE.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OB=60°,OC是∠AOB的平分线,点D为OC上一点,过D作直线DE⊥OA,垂足为点E,且直线DE交OB于点F,如图所示.若DE=2,则DF=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已知BC⊥AC,圆心O在AC上,点M与点C分别是AC与⊙O的交点,点D是MB与⊙O的交点,点P是AD延长线与BC的交点,且.
(1)求证:PD是⊙O的切线;
(2)若AD=12,AM=MC,求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正方形ABCD由四个相同的大长方形,四个相同的小长形以及一个小正方形组成,其中四个大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小长方形长和宽的2倍,若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则大正方形ABCD的面积是( )
A.36B.25C.20D.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B是⊙O的弦,过AB的中点E作EC⊥OA,垂足为C,过点B作直线BD交CE的延长线于点D,使得DB=DE.
(1)求证:BD是⊙O的切线;
(2)若AB=12,DB=5,求△AOB的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ABC中,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M,交AC于N.
(1)若∠ABC=70°,则∠MNA的度数是__.
(2)连接NB,若AB=8cm,△NBC的周长是14cm.
①求BC的长;
②在直线MN上是否存在P,使由P、B、C构成的△PBC的周长值最小?若存在,标出点P的位置并求△PBC的周长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中学九年级的同学参加了一项“节能环保”的社会调查活动,为了了解家庭用电的情况,他们随机调查了某城区50 个家庭一年中生活用电的电费支出情况,并绘制了如下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费用取整数,单位:元).
请你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频数分布表中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这 个家庭电费支出的中位数落在________组内;
(4)若该城区有 万个家庭,请你估计该城区有多少个一年电费支出低于 元的家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荆州市滨江公园旁的万寿宝塔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周边风景秀丽.现在塔底低于地面约7米,某校学生测得古塔的整体高度约为40米.其测量塔顶相对地面高度的过程如下:先在地面A处测得塔顶的仰角为30°,再向古塔方向行进a米后到达B处,在B处测得塔顶的仰角为45°(如图所示),那么a的值约为_____米(≈1.73,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