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小雪和小红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一起组装好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1)小红匀速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为0.5N,同时小雪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为0.1m,以下测量数据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

2)小雪和小红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他们意识到出现了错误,请你帮助他们找出原因:______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______________

4)若提升的钩码重增加到6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有同学想进一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与滑轮组中细绳的绕法有关.根据探究目的,他们先通过实验测算出如图乙所示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请你在图丙中画出下一步实验所需的绕线方式________

【答案】 弹簧测力计 提升的高度就为0.5m 80% 增大

【解析】1)由图可知,滑轮组承担重物和动滑轮重的绳子的股数n=5,所以当钩码提升的高度为0.1m,则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为s=nh=0.5m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使用滑轮组时,不计绳重和摩擦,做的额外功不变,若提升的钩码重增加到6N,增大了有用功,所以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大。

4图乙是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承担重物和动滑轮重的绳子的股数n=2。改变细绳的绕法,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股数n=3,根据奇动偶定,绳子的起始端系在动滑轮挂钩上,绕线如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表所示是小明乘坐的出租车车票,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以小明所带的帽子为参照物,出租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____,为什么____

(2)在小明所乘坐的全过程中,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瑞瑞同学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进行了如下操作.

【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电源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

【设计与进行实验】

(1)断开开关,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3)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瑞瑞同学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釆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

(4)测出AC间的电压.

【交流与评估】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先_____

(2)瑞瑞同学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

(3)方法改进后,分别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右面表格中.分析瑞瑞同学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a.在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

b.在串联电路中,电路总电压_____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

UAB/V

UBC/V

UAC/V

1.4

1.4

2.8

(4)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_____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天用图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

(1)左图中反射角是________度;

(2)左图中当入射角变大,反射光束__________(选填“偏离”或“靠拢”)法线;

(3)如右图所示,将纸板NOF向后折,在纸板NOF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发射光束,这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小梦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C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正比例函数图像中,所反映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描叙正确的是

A. 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与浸入深度的关系

B.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和电流的关系

C.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和质量的关系

D. 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量取__________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

(2)把量取的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烧杯中,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有表中数据可知是控制了质量和________________相同,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3)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当乙的温度达到42℃,甲的温度升高了_____℃,此时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_______Q。(选填“>”“<”或“=”)

(4)分析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_物质的吸热能力强,物理学中用________来反应物质吸热能力的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图是一种即开即可以用热水的电热水龙头,乙图是它的电路原理图。旋转电热水龙头的手柄可带动切换开关在123之间接通对应的电路,从而实现冷水、温水、热水之间的切换。电热水龙头的部分参数如丙表所示。

(1)插脚E所对应的插孔应该与______线相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开关处于位置1时,放出的水温最高,试求电热丝R1的阻值_________

3)当开关处于位置1、进水口的水温接近25℃时,超温保护器就切断了电路。试估算水龙头每分钟可以放出多少千克的热水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测量学生奶密度的实验中。

(1)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选择图________(”)中的量筒。

(2)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左,应____________________,直到横梁平衡。

(3)小铭进行了如下实验:

A.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横梁平衡;

B.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m1

C.将适量的学生奶倒入烧杯,测出烧杯和学生奶的总质量m2

D.将烧杯中的学生奶全部倒入量筒,测出体积V

考虑到学生奶在从烧杯中倒出时有残留,密度的测量值偏________。为此,同组的小浩提出只要调整实验顺序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实验顺序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按照调整后的方案进行实验.在测量烧杯质量时砝码及游码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实验数据如下表,其中的数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