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

(1)小明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g;
(2)小明又用量筒测金属块的体积如图乙所示,金属块的体积为cm3 , 该金属块的密度为g/cm3
(3)丙图是物体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已知图象③是水的“m﹣V”图象,则实验中该金属的“m﹣V”图象可能是(选填“①”、“②”或“④”).

【答案】
(1)51.4
(2)20;2.75
(3)②
【解析】解:(1)图中天平的示数为50g+1.4g=51.4g;(2)金属块的体积为40mL﹣20mL=20mL=20cm3;金属块的密度ρ= = =2.57g/cm3 . (3)金属块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则金属的m﹣V图象在水的上方,可能是②.
所以答案是:(1)51.4;(2)20;2.57;(3)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按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站在商场内的自动扶梯上,与扶梯一起以1m/s的速度匀速向上运动.请你画出该同学所受力的示意图.

(2)请将图乙中所示的元件,连接成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家庭电路,开关控制灯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圆柱形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将其放在水平桌面上,把球A放入水中沉底,容器对桌面压力为F1 , 水对容器底部压强为p1;若用细绳将球A悬吊起来.静止时如图甲所示,细线对球A的拉力为F,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2 , 水对容器底部压强为p2;若将球B放入该容器中静止时,球B有 体积露出水面,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3 , 水对容器底部压强为p3;若将球B用细线拴住,细线另一端固定在杯底,如图乙所示,细线对球的拉力仍为F,容器对桌面压力为F4 , 水对容器底部压强为p4 , A,B两球的密度分别为ρA , ρB , 重力分别为GA , GB , 体积分别为VA , VB , 且VA:VB=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F4=F3>F2
B.GA>GB>2F
C.ρA>4ρB
D.p4>p3>p2>p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说法最符合事实的是

A适宜洗澡的水温约为40℃

B使人感觉舒适的室温为40℃

C人体的正常温度为250°C

D重庆水的沸点为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一组同学对温度计进行专题研究,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17世纪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个温度计,其结构为:一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一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中水柱高度的变化可测出相应的温度.为了研究“伽利略温度计”,同学们按照资料中的描述自己制作了如图的测温装置,图中A为一小塑料瓶,B为一吸管,通过软木塞与A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大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然后进行实验研究:

(1)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的水柱高度h,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相邻两次测量水柱的高度差,并填入表内空格.由此可知:

①当温度升高时,管内水柱高度h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②水柱高度h随温度的变化而_______(填“均匀”或“不均匀”);

(2)通过实验,同学们发现用“伽利略温度计”来测温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其中主要的不足之处有①_______,②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新同学在探究摆的奥秘时,他从实验中收集到数据,经过对比分析,得出一个结论:物体摆动一次的时间只跟______有关,而跟______无关.摆的这个运动特性,叫做摆的________原理.小新测得摆球摆动40次所用的时间为72.7 s,则摆球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容器中装有40kg温度是20℃的冷水,若用某一热水器把它加热到温度为70℃时,共用了0.6m3的天然气,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2.8×107J/m3 , 水的比热容4.2×103J/(kg℃).求:
(1)这次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2)该热水器天然气的使用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甲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

(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甲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
答:(选填字母序号);
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E、F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
(2)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她按如图装配仪器 (图中F点是焦点,H点是2倍焦距处),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

(1)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应把蜡烛向调(填“上”、“下”);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光屏上能观察到倒立,(选填“缩小”或“放大”)清晰的实像.当她把蜡烛移到A点,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移动(填“左”或“右”);
(2)若想从光屏这一侧透过透镜看到蜡烛正立的像,可将蜡烛放在点(填字母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