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食用油加热,他得到如下数据: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1)从表中数据,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_____(选填“高”或“低”),油吸收热量_____水吸收热量.(填“大于”“小于”“等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则应对______加热更长时间.

3)在实验中该同学是根据_____来判断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实验方法叫_________

4)实验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吸热的能力更强的是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

【答案】相同 等于 加热时间 转换法

【解析】

(1)[1] 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同;

[2] 从表中数据可知,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高;

[3] 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食用油加热,加时间相同,则水和油吸收的热量相同;

(2)[4] 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则应对水加热时间更长;

(3)[5][6]使用两个相同的店家电加热器对其加热时,加热时间越长,表明该物质所吸收的热量越多,这种方法是转换法;

(4)[7] Q=cmt知:质量相同的水与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吸收相同的热量,油升高的温度高,所以水的比热容大,吸热能力更强;质量相同的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大;因为水和食用油的质量相同,它们的初温相同,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所以水的比热容大,即水吸热的能力更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探究通电导线之间的相互作用:科学家安培发现,两根平行导线通电后有如图所示的现象(图中实线、虚线分别表示通电前、后的情况).可见,平行通电导线之间有力的作用.而且,当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反时,导线相互__________(选填吸引排斥);

1)安培发现平行通电导线之间相互作用力F的大小与两根导线中的电流I1I2,导线的长度l,导线之间的距离r有关,其中Fl的关系如图所示,其它有关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l/m

I1/A

I2/A

r/m

F/N

1

1

0.2

0.2

0.1

1.0×10―7

2

1

0.1

0.2

0.1

0.5×10―7

3

1

0.2

0.4

0.1

2.0×10―7

4

1.5

0.2

0.4

0.2

1.5×10―7

5

1.5

0.4

0.2

0.1

3.0×10―7

2)通过实验数据可得,两平行导线间的相互作用力F的表达式为F=k________(其中k为常数),k =_____________(数值和单位).

3)两根长度是2m、间距是0.2m的直导线,一根导线中的电流是0.4A,要产生5.0×10-7 N的作用力,则另一根导线中的电流是________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用光敏电阻设计了一种烟雾报警装置,其简化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射的强弱而改变,照射光越强,光敏电阻阻值越小.当电流表示数减小到某一值时,装置报警.开关S闭合后,当有烟雾遮挡射向R的激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B.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若增大R0的阻值,烟雾报警浓度降低

D.R0消耗的电功率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

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_____来反映动能的大小.该小车A的动能是由_____能转化而来的.

2)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若在实验中,由于木板较短,物体B碰后滑出木板,在不改变原有器材的情况下,如何保证碰后物体B能始终在木板上滑行?方法是_____.

4)实验后,同学们联想到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有汽车的超载超速”,用该图所示的实验可以探究_____(选填“超载”或“超速”)安全隐患.

5)拿去物块B,把小车A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让其分别滑上铺有毛巾和玻璃的木板表面直到静止,如把两次在水平面上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分别记为W毛巾W玻璃,W毛巾_____W玻璃(选填“>”、“<”、“=”或“不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中点滑到b端的过程中

A.电路中总电阻先逐渐变大后逐渐变小

B.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变大

C.电流表A2示数逐渐变小,电压表V示数不变

D.电流表A1示数逐渐变大,电压表V示数逐渐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已经知道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进一步研究表明,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这个规律叫做电阻定律,用公式表示为RρL/S,其中RLS分别表示导体的电阻、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而ρ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我们把它叫做材料的电阻率.材料电阻率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小红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电阻率与材料的长度有关;

猜想2:电阻率与材料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3:电阻率与材料的种类有关.

于是小红找来不同规格的导线进行测量,实验数据见表:

实验序号

材料

长度L/m

横截面积S/mm2

电阻R/Ω

电阻率ρ

1

1.0

0.1

0.17

0.017

2

2.0

0.1

0.34

0.017

3

1.0

0.05

0.34

0.017

4

1.0

0.1

1.0

0.1

5

镍铬合金

1.0

0.1

11.0

1.1

1)你认为下面哪一个是电阻率的单位_____

AΩm BΩ/m CΩ/m2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的数据,可初步确定猜想1_____(“正确”或“错误”)的.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的数据,可以初步确定猜想2是错误的.

4)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45的数据,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表中的数据,如果要制作一个滑动变阻器,应选用材料_____作为电阻线圈,这是因为相同规格的这种材料做成的电阻较_____(选填“大”或“小”),可以调节的阻值范围较大.

6)根据表中的数据求出一段长10m,横截面积2mm2的铁导线的电阻是_____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强把台灯的插头插在如图所示的插座上,插座上有一个开关S1和一个指示灯L1(相当于电阻很大的灯泡。台灯开关和灯泡用S2L2表示).当只闭合S2时,台灯不发光,当闭合S1时,指示灯发光,再闭合S2时,台灯发光;如果指示灯损坏,S1S2都闭合时,台灯也能发光,如图2中设计的电路符合要求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利用如图甲电路图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源由两节用过的干电池组成,滑动变阻器标有“2A20Ω字样,定值电阻阻值为5Ω.

1)请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在图乙中完成实物图连接.要求:闭合开关后,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增大.

__________

2)小明在连接电路时,当他接上最后一根导线时,灯泡就发出明亮的光,请指出他在连接电路时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

3)改正错误后,小明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将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电压U/V

0.5

1

1.5

2

2.5

3

电流I/A

0.1

0.2

0.3

0.4

0.5

小明在做第6次实验时,他发现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的示数部调不到3V,他于是按照前面数据的规律写了一个数据填入表中,你认为小明的做法是________(选填正确错误”)的.理由是:_____

4)为了完成第6次实验,下列改进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____

A.换用最大阻值更大的滑动变阻器

B.增加电池节数,提高电源电压

C.换用阻值更大的定值电阻

5)分析前5组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6)实验过程中,另一组的小睿同学在实验时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针均有明显偏转,但无论怎样移动滑片,两个表的示数都不发生变化,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7)实验完成后,小明换用2节新干电池作为电源继续用图乙所示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他利用滑动变阻器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在2V不变.他第一次用5Ω的定值电阻完成实验后,紧接着换用10Ω的电阻继续实验,为了保持电压不变,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_(“”)移动.在不更换滑动变阻器的前提下.他所更换的定值电阻阻值最大不超过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将标有“12V 6W”的灯泡L1“6V 6W”的灯泡L2并联后,接在6V的电源上(设灯丝电阻不变),则( )

A. 两灯的实际功率之和等于12W

B. 两灯的实际功率之和大于12W

C. 灯泡L1比灯泡L2

D. 灯泡L2比灯泡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