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减弱温室效应的方法之一是将CO2回收利用,科学家研究利用回收的CO2制取甲醛,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2(g)+2H2(g)CH2O(g)+H2O(g) H。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己知:

CH2O(g)+O2(g)=CO2(g)+H2O(g) H1=-480kJ/mol

②相关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表所示:

化学键

O=O

H-H

O-H

键能/kJmol-1

498

436

464

CO2(g)+2H2(g)CH2O(g)+H2O(g) H=____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将n(CO2):n(H2)=1:2的混合气体充入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2(g)+2H2(g)CH2O(g)+H2O(g)

①下列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填选项字母)

a.容器内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b.H2O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②下列措施既能提高H2的转化率又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_____填选项字母)

a.升高温度 b.使用高效催化剂 c.缩小容器体积 d.扩大容器体积

(3)实验室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模拟上述合成CH2O的实验。T1℃时,将体积比为14CO2H2混合气体充入容器中,每隔一定时间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如表所示:

时间/min

0

10

20

30

40

50

60

压强/kPa

1.08

0.96

0.88

0.82

0.80

0.80

0.80

①已知:vp(B)=则反应开始10 min内,用H2的压强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___kPamin-1

T1℃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p的代数式为Kp=_______kPa-1(Kp为用各气体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T2℃时,向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2CO2的混合气体,容器内气体压强为1.2 kPa,反应达到平衡时,CH2O的分压与起始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当=2时,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再向容器中加入CO2(g)H2O(g),使二者分压均增大0.05 kPa,则达到新平衡时,H2的转化率将_______(增大”“减小不变”)

②当=2.5时,达到平衡状态后,CH2O的分压可能是图象中的点____(“D”“E”“F”),原因为_______

【答案】-6 KJ·mol-1 bd c 0.024 增大 F 当反应物按化学计量数之比投料,达到平衡时生成物的百分含量最大,当时,达到平衡状态后,CH2O的体积分数应小于C点,故可能是图像中的F

【解析】

(1)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存在的化学键形式,再根据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可求出反应O2(g)+2H2(g)2 H2O(g)H,进而再根据盖斯定律可求出最终的结果;

(2)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关键在于变量和不变量的判定,据此分析所给选项是否为变量即可选出答案;而既能提高H2的转化率又能加快反应速率需综合考虑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和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3)根据图中数据,再结合三段式,便可求出速率和平衡常数;

(4)根据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和勒夏特列原理分析可知H2的转化率将增大;再结合图像分析,当反应物按化学计量数之比投料,达到平衡时生成物的百分含量最大,当时,达到平衡状态后,CH2O的体积分数应小于C点,故可能是图像中的F点;

(1) 根据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反应O2(g)+2H2(g)2H2O(g)H2=498+2×436-4×464=-486kJ/mol,而由盖斯定律,反应CH2O(g)+O2(g)=CO2(g)+H2O(g) H1=-480kJ/mol与反应O2(g)+2H2(g)2H2O(g)相减即可得到目标反应,故H=H2-H1=-6kJ/mol,答案为:-6kJ/mol

(2)①a.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体积始终不发生改变,根据可知,容器内气体密度为不变量,故a不可以;

b.H2O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各物质的浓度保持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可以;

c.温度不变,反应平衡常数始终不变,为不变量,c不可以;

d.根据化学计量数反应前后不等,可知,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也为变量,可以作为达到平衡的标志,d可以;

故选bd

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但因为H <0,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H2转化率降低,不满足题意;

b.使用高效催化剂不改变转化率,b不满足题意;

c.缩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进行,即正向移动,H2的转化率增大,满足题意;

d.扩大容器体积,浓度减小,反应速率降低,不满足题意;

故选c

(3)T1时,起始总压强为1.08kPa,由CO2H2的体积比为1:4可得,CO2H2的分压为=0.216=0.864,容器体积不变,根据PV=nRT,分压与物质的量成正比,则有:

10min时,(0.216-x)+(0.864-2x)+x+x=0.96,则x=0.12,用H2的压强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kPamin-1;平衡时,(0.216-x)+(0.864-2x)+x+x=0.80,则x=0.28,反应的平衡常数Kp的代数式为,故答案为:0.024

(4)①当=2时,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再向容器中加入CO2(g)H2O(g),使二者分压均增大0.05 kPa,平衡正向移动,则H2的转化率增大,结合图像分析,当反应物按化学计量数之比投料,达到平衡时生成物的百分含量最大,当时,达到平衡状态后,CH2O的体积分数应小于C点,故可能是图像中的F点;故答案为:增大;F;当反应物按化学计量数之比投料,达到平衡时生成物的百分含量最大,当时,达到平衡状态后,CH2O的体积分数应小于C点,故可能是图像中的F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碱式氯化铜[CuaClb(OH)c·xH2O]是一种杀虫剂,它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1:将铜粉加入稀盐酸中,并持续通空气反应生成 CuCl2。已知 Fe3+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其催化原理如图所示。

步骤 2:在制得的 CuCl2 溶液中,加入石灰乳充分反应后即可制备碱式氯化铜。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bc之间的关系式为:a=b+c

B.图中 MMˊ分别为 Fe2+Fe3+

C.步骤 1 充分反应后,加入少量 CuO 是为了除Fe3+

D.若制备 1 mol CuCl2,理论上消耗 11.2 L 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命过程与化学平衡移动密切相关。血红蛋白(Hb)O2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过程可表示为:HbO2(g)Hb(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温升高,O2Hb结合更快,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B.吸入新鲜空气,平衡逆向移动

C.CO达到一定浓度易使人中毒,是因为结合Hb使Hb(O2)分解速率增大

D.高压氧舱治疗CO中毒的原理是使平衡Hb(CO)O2(g)Hb(O2)CO(g)右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

A. 明矾溶液加热 B. CH3COONa溶液加热

C. 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 D. 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乏燃料后处理流程中,四价铀作为铀钚分离的还原剂己广泛使用。在UO2(NO3)-2HNO3-N2H4HNO3体系下采用电解法制备四价铀,电解总反应为2UO22++N2H5++3H+ 2U4++N2↑+4H2O,电解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转移4mol e-,将有4mol H+透过质子交换膜

B.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UO22+2H2O2e=U44OH

C.电解液中NO3-的移动方向:a→质子交换膜→b

D.当产生11.2 mL N2时,同时生成U4+的质量为0.238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5 ℃时有关物质的颜色和溶度积(Ksp)如下表:

物质

AgCl

AgBr

AgI

Ag2S

颜色

淡黄

Ksp

1.8×1010

7.7×1013

1.5×1016

1.8×1050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加入0.1 mol/L KI溶液,有黄色沉淀产生

B.25 ℃时,利用表中的溶度积(Ksp),可以计算AgClAgBrAgIAg2S饱和水溶液中Ag的浓度

C.25 ℃,AgCl固体分别在等物质的量浓度NaClCaCl2溶液中溶解达到平衡,两溶液中,cAg+)和溶度积均相同

D.5 mL 1.8×106 mol/L NaCl溶液中,加入1滴(20滴约为1 mL1×103 mol/L AgNO3溶液,不能产生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电解合成 1 , 2-二氯乙烷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装置工作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 CuCl2能将C2H4还原为 l , 2-二氯乙烷

C. XY依次为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

D. 该装置总反应为CH2CH2 + 2H2O + 2NaClH2 + 2NaOH + ClCH2CH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新型可控电池——锂水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极发生的反应:2H2O2e=H22OH

B.有机电解质和水溶液不可以互换区域

C.理论上外电路中每转移1 mol电子,负极消耗的质量为7 g

D.若该电池可以充电,充电时碳极接外加电源的负极,锂极接外加电源的正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molHClO中所含H—Cl键的数目为NA

B. 8.8g乙酸乙酯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4NA

C. 1.2gC与0.1molCO2在高温下充分反应生成的CO分子数为0.1NA

D. 标准状况下,1L0.1mol·L-1HCl溶液中滴加氨水至pH=7,溶液中的数目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