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放入0.10 mol X,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X(g)Y(g)Z(g) ΔH0,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3.2

B. 从反应开始到t1时的平均反应速率v(X)0.2/t1 mol·L1·min1

C. 欲提高平衡体系中Y的百分含量,可加入一定量的X

D. 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1 mol气体X,平衡正向移动,X的转化率减少

【答案】D

【解析】

X(g)Y(g)+Z(g)

开始 0.1 0 0

变化 b b b

t1min末 0.1-b b b

根据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比, ,b=0.04;

X(g)Y(g)+Z(g)

开始 0.1 0 0

转化 a a a

平衡 0.1-a a a

根据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比, ,a=0.08。

A.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0.32,故A错误;

B. 从反应开始到t1时的平均反应速率v(X) =0.04/t1 mol·L-1·min-1,故B错误;

C.向体现中加入一定量的X,相当于加压,Y的百分含量减小,故C错误;

D. 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1 mol气体X,平衡正向移动, 但对于X的转化率,相当于加压,X的转化率减少,故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机物Z是制备药物的中间体,合成Z的路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X的分子式为C8H8O2

B. XYZ均能和NaOH溶液反应

C. 可用NaHCO3溶液鉴别YZ

D. 1mol X跟足量H2反应,最多消耗4mol 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烷燃烧时的能量变化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中反应为:CH4(g)+2O2(g)=CO2(g)+2H2O(l) H=+890.3kJ/mol

B.2中反应为:CH4(g)+O2(g)=CO(g)+2H2O(g) H=607.3kJ/mol

C.由图可以推得:CO(g)+O2(g)=CO2(g) H=283kJ/mol

D.由图可以推知:等物质的量的CO2COCO2具有的能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氧化硅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及新型材料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用途。ae是对①~⑤反应中SiO2所表现的化学性质或作用进行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SiO2+2NaOHNa2SiO3+H2O

SiO2+2CSi+2CO

SiO2+4HFSiF4↑+2H2O

Na2CO3+SiO2Na2SiO3+CO2

SiO2+3CSiC+2CO

a.反应①中SiO2作为玻璃的成分被消耗,用于刻蚀玻璃

b.反应②中SiO2表现出氧化性

c.反应③中SiO2表现了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d.反应④符合用难挥发性的酸酐制取易挥发性的酸酐的道理

e.反应⑤中SiO2未参加氧化还原反应

A.aceB.bdeC.cdeD.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铜不能与稀硫酸直接反应,本实验中将适量浓硝酸分多次加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通过蒸发、结晶可制得硫酸铜晶体(装置如图12所示)

(1)把浓硝酸分多次加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1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是图1的改进装置,其优点除可以防止倒吸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乙醇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由乙烯水合法生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C2H4(g)+ H2O(g)C2H5OH(g),下图为乙烯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起始n(C2H4)∶n(H2O) =1∶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Y对应的乙醇的质量分数为1/9

B. X、Y、Z对应的反应速率:υ(X) > υ(Y) > υ(Z)

C. X、Y、Z对应的平衡常数数值:KX > KY > KZ

D. 增大压强、升高温度均可提高乙烯的平衡转化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酸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广泛用于农药、皮革、染料、医药和橡胶等工业。

1)已知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I:HCOOH(g)CO(g)+H2O(g) H1=+72.6kJmol1

II2CO(g)+O2(g)2CO2(g) H 2=566.0kJmol1

III2H2(g)+O2(g)2H2O(g) H 3=483.6kJmol1

则反应IVCO2(g)+H2(g)HCOOH(g)的△H =____________kJmol1

2)查阅资料知在过渡金属催化剂存在下,CO2(g)H2 (g)合成HCOOH(g)的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CO2(g)+H2(g)+M(s)→MHCOOH(s);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

①第一步反应的△H _________0(“>”“<”)

②第二步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起始温度、体积都相同的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投入完全相同的H2(g)CO2(g),甲容器保持恒温恒容,乙容器保持绝热恒容,经测定,两个容器分别在t1t2时刻恰好达到平衡,则t1_________t2(“>”“<”“=”)

3)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起始投料n(CO2)=1mol,以CO2(g)H2(g)为原料合成HCOOH(g)HCOOH平衡时的体积分数随投料比[]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图中T1T2表示不同的反应温度,判断T1____________T2(“<”“=” ) ,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a=______________

ABC三点CO2g)的平衡转化率αAαBαC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T1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计算结果用分数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在Fe2+检验实验中观察到异常现象,为探究“红色褪去”的原因,进行如下实验:

编号

实验I

实验II

实验III

实验步骤

将实验I褪色后的溶液分三份分别进行实验

为进一步探究红色褪去的原因,又进行以下实验

②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加盐酸和BaCl2溶液

现象

溶液先变红,片刻后红色褪去,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O2

①无明显现象

②溶液变红

③产生白色沉淀

①溶液变红,一段时间后不褪色。

②无白色沉淀产生

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此实验条件下H2O2氧化Fe2的速率比氧化SCN的速率快

B.通过实验Ⅱ推出实验Ⅰ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由于SCN被氧化

C.通过实验Ⅰ和实验Ⅲ对比推出红色褪去只与H2O2的氧化性有关

D.综上所述,实验Ⅰ中红色褪去的原因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将NH3 通入50 mL NH4Cl 溶液中至pH=10,再向其中滴加1 mol/L盐酸。溶液的p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 点溶液中,c(OH-) = 1×10-4mol/LB.b 点溶液中,c() > c(Cl-)

C.a→b,水的电离程度减小D.c 点时,加入的 n(HCl)小于通入的 n(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