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XYZQ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QX同主族;ZR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元素符号______

Z能形成多种化合物,请写出其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物质的分子式______

由以上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CD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ABD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为两性不溶物,C是一种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则C的结构式为______D的电子式______;由A与足量C反应转化为B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向D溶液中逐渐通入一定量的气体C,随后向溶液中逐渐加入的盐酸,产生的气体体积与所加入的盐酸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溶液中通入气体后,所得的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产生的气体体积标准状______L

【答案】

【解析】

XYZQ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则XY可以为HCSi;但是QX同主族,则XHYCQNaZR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则ZR分别为OAl

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所有元素中氢原子半径最小,故这几种元素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

故答案为:

形成的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物质为,故答案为:

由以上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CD有如下转化关系:C是一种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则CABD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为两性不溶物,则BADNaOH,则:

C的结构式为:D的电子式为;由A与足量C反应转化为B的离子方程式为:

假设二氧化碳与NaOH反应后溶液中只有,开始发生反应:,而后发生反应:,前后两阶段消耗盐酸的体积相等,而实际前、后两阶段消耗盐酸体积分别为25mL50mL,前阶段消耗盐酸体积小于后阶段,溶液中通入气体后,所得的溶液中的溶质是,生成二氧化碳阶段消耗盐酸条件为50mL,根据,可知,故标况下:

故答案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g烧碱配制成500mL溶液。

(1)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下同)

(2)从中取出lmL,将其用水稀释到l00mL,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原创)如图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c(OH)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条曲线上任意点均有c (H) ×c (OH)Kw

B.T<25℃

C.b点和cpH均为6,溶液呈酸性

D.只采用升温的方式,可由a点变成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雾霾天气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其中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消除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有多种方法。

(1)氮、氧元素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用元素符号回答)

(2)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烟气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反应原理如图1所示:

①由图1可知SCR技术中的氧化剂为:_________________

②用Fe做催化剂时,在氨气足量的情况下,不同c(NO)/c(NO2)对应的脱氮率如图2所示,效果最佳的c(NO)/ c(NO2)=_________

(3)硝酸厂常用如下烧碱吸收法处理氦氧化物(NONO2)尾气。氮氧化物(NONO2)用烧碱进行吸收,产物为NaNO2、NaNO3H2O。现有含0.5mol氮氧化物的尾气,恰好被一定体积的25%NaOH溶液(密度1.28g/cm3)完全吸收。已知反应后溶液中含有0.35mo1NaNO2。则尾气中NO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已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NO+NO2+2NaOH=2NaNO2+H2O)

(4)现将一定量的铁和铜的混合物分为等质量的4份,分别加入等浓度不同体积的稀硝酸[假设反应中稀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产生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如下表:

硝酸体枳(mL)

100

200

300

400

剩余固体(g)

18.0

9.6

0

0

放出气体的体积(mL)

2240

4480

6720

计算原混合物中铁和铜的物质的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pH2的两种一元酸xy,体积均为100 mL,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分别滴加NaOH溶液(c0.1 mol·L1)pH7。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xVy(   )

A.x为弱酸,Vx<VyB.x为强酸,Vx>Vy

C.y为弱酸,Vx<VyD.y为强酸,Vx>V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剧毒物氰化钠(NaCN)固体遇水或酸生成剧毒易燃的HCN气体,同时HCN又能与水互溶,造成水污染。已知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

HCOOH

HCN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

(25°C)

Ka=l. 77×10-4

Ka=5.0×10-10

Ka1=4.3×10-7

Ka2=5. 6×10-11

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向NaCN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CN-+H2O+CO2= 2HCN+CO32-

B.室温下,处理含CN-废水时,如用NaOH溶液调节pH至9,此时c(CN-)<c(HCN)

C.中和等体积、等pH的HCOOH溶液和HCN溶液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前者小于后者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HCOONa和NaCN溶液中所含离子总数前者大于后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温度下,在一个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进行如下反应:2A(g)+2B(g)3C(?)+D(?)。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0.6molC,且反应前后压强之比为15∶11(相同温度下测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约为0.043

B. 增加C的物质的量,B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C. 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 A的平衡转化率是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H2(g)CO(g)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CO2

H2

CO

H2O


amol

amol

0mol

0mol


2amol

amol

0mol

0mol


0mol

0mol

amol

amol


amol

0mol

amol

amol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

A. 乙=丁>丙=甲B. 乙>丁>甲>丙

C. 丁>乙>丙=甲D. 丁>丙>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液中通入减小

B. 溶液从升温至增大

C. 的HF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1

D. 溶液中加入少量水,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