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用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 加热装置I中的烧杯分离I2和高锰酸钾固体
B. 用装置II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C. 用装置III制备氢氧化亚铁沉淀
D. 用装置IV检验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的两种气体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5.6LCO2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为2NA
B.标准状况下,22.4L苯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NA
C.1mol水解生成的胶体粒子数为NA
D.在反应中,每生成3mol转移的电子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砷(As)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As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砷与硒的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_____。
(2)传统中药的砷剂俗称“砒霜”,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该化合物中As、O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____、_____。
(3)Na3AsO4可作杀虫剂。的立体构型为____,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任写一种)。
(4)H3AsO4和H3AsO3是砷的两种含氧酸,请根据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解释H3AsO4比H3AsO3酸性强的原因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1 L水中通入560 L NH3 (已折算为标准状况的体积),从而形成密度为 0.858g·cm-3的氨水(溶质为NH3),求:
(1)560 L氨气的物质的最为________mol。
(2)氨水的质量分数为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列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反应的产物中,存在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CH3CH2CH2Br在碱性溶液中水解
B. 甲苯在催化剂作用下与Cl2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
C. 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反应
D. 在催化剂存在下与H2完全加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仪器①可用于乙醇与水分离提纯
B.装置④从箭头方向进气,用排空气法可收集H2
C.在进行装置③的操作中,应先通冷凝水后加热
D.仪器②可用于称取5.85 g氯化钠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机化合物甲与乙在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与乙生成丙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 甲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C. 乙的一氯代物有2种
D. 丙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和CH318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20 L的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2充入CO和H2,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 ΔH。测得CO的转化率随温度及不同压强下的变化如图所示,p2和195 ℃时n(H2)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p2及195 ℃ 时n(H2)随时间变化
t/min | 0 | 1 | 3 | 5 |
n(H2)/mol | 8 | 5 | 4 | 4 |
A. p1>p2,ΔH<0
B. 在p2及195 ℃ 时,反应前3 min的平均速率v(CH3OH)=0.8 mol·L-1·min-1
C. 在p2及195 ℃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5
D. 在B 点时,v正>v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菱锰矿(主要成分MnCO3,还含有FeCO3、CaCO3、SiO2、Al2O3、Fe2O3、MgC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二氧化锰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草酸钙、草酸镁不溶于水。
(1)写出“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和”的目的是将铁、铝元素转化为沉淀除去,化合物X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3)该工艺流程中固体1和固体2均需用水洗涤,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杂”时,除去的金属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该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
(6)电解过程中MnO2 在______(填“阴”或“阳”)极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