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氧化钠__________ ,氮气___________,氯化氢__________,水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氧离子构成;氮气是氮原子间形成三对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单质;氯化氢分子中存在一对共用电子对;水为共价化合物,氧原子最外层8个电子,分子中存在两个氧氢键,据此书写电子式。

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氧离子构成,电子式为;氮气是氮原子间形成三对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单质,电子式为;氯化氢属于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存在一个H-Cl键,氯原子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氯化氢的电子式为;水中存在两个氧氢键,氧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水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SiO2能在高温下,与下列哪些物质反应,并放出气体的是(

A.CaO固体B.Na2CO3粉未C.NaOH固体D.Al2O3粉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化工厂对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示意图。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上述提取Mg的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B. 因氮气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冷却电解无水氯化镁所得的镁蒸气时,可选择氮气

C. 反应⑥所用的气态氧化剂可从本厂生产烧碱处循环利用或从本厂生产镁单质处循环利用

D. 从母液中提取MgBr2的先后顺序:先提取Br2,后提取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微量元素硼对植物生长及人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广泛应用于新型材料的制备。

(1)基态硼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与硼处于同周期且相邻的两种元素和硼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2)晶体硼单质的基本结构单元为正二十面体,其能自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这种性质称为晶体的________

(3)B的简单氢化物BH3不能游离存在,常倾向于形成较稳定的B2H6或与其他分子结合。

B2H6分子结构如图,则B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

②氨硼烷(NH3BH3)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新型储氢材料之一,分子中存在配位键,提供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是______,写出一种与氨硼烷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_____(填化学式)。

(4)以硼酸(H3BO3)为原料可制得硼氢化钠(NaBH4),它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还原剂。BH的键角是________,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

(5)磷化硼(BP)是受高度关注的耐磨材料,可作为金属表面的保护层,其结构与金刚石类似,晶胞结构如图所示。磷化硼晶胞沿z轴在平面的投影图中,B原子构成的几何形状是_______;已知晶胞边长为458 pm,则磷化硼晶体的密度是____g·cm3(列式并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已知4.583=96.0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镁是一种银白色的碱土金属,镁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约为2.00%,位居第八位,镁及其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具有广泛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氮化镁(Mg3N2)是由氮和镁所组成的无机化合物。在室温下纯净的氮化镁为黄绿色的粉末,能与水反应,常用作触媒,实验室欲用如图1所示装置和药品制备少量氮化镁。

A中盛装的是浓氨水,B中可盛装___,二者混合可制取氨气。

②按照气流的方向从左至右连接装置:a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氨气有还原性,能还原氧化铜,生成物之一是空气的主要成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如果没有装有无水氯化钙的装置,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酸镁可用作耐火材料、锅炉和管道的保温材料,以及食品、药品、化妆品、橡胶、墨水等的添加剂。合成碳酸镁晶须的步骤如下:

步骤1:配制0.5 mol·L1 MgSO4溶液和0.5 mol·L1 NH4HCO3溶液。

步骤2:用量筒量取500 mL NH4HCO3溶液于1 000 mL四口烧瓶中,开启搅拌器,温度控制在50

步骤3:将250 mL MgSO4溶液逐滴加入NH4HCO3溶液中,1 min内滴加完毕,然后用氨水调节溶液pH9.5。

步骤4:放置1 h后,过滤,洗涤。

步骤5:在40 ℃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0 h,得到碳酸镁晶须产品(MgCO3·nH2O,n=1~5)。

①配制0.5 mol·L1 MgSO4溶液500 mL,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_____

②步骤3中加氨水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测定合成的MgCO3·nH2O中的n值。

称量1.000 g碳酸镁晶须,放入图2所示的广口瓶中,加入适量水,滴入稀硫酸与晶须反应,生成的CO2NaOH溶液吸收,在室温下反应4~5 h,后期将温度升到30 ℃,最后烧杯中的溶液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测得生成CO2的总量;重复上述操作2次。

③图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④上述反应后期要升温到30 ℃,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⑤若实验测得1.000 g碳酸镁晶须产生CO2的平均物质的量为a mol,则n___(用含a的表达式表示)。

⑥称取100 g上述晶须产品进行热重分析,得到的热重曲线如图所示,则合成的晶须中n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可逆反应:Xg+3Yg 2Zg),下列说法能充分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 XYZ的浓度均不再发生变化B. XYZ在容器中共存

C. v() = v() = 0D. 单位时间内消耗a mol X同时生成2a mol 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题文)在含有弱电解质的溶液中,往往有多个化学平衡共存。

(1)常温下,将0.2 mol·L1的某一元酸HA溶液和0.1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大于7,若混合液体积等于两溶液体积之和,则混合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

A.c(HA)<c(A)

B.c(HA)一定大于0.1 mol·L1

C.c(Na)=c(HA)+c(A)

D.2c(OH)=2c(H)+[c(HA)-c(A)]

(2)常温下在20 mL 0.1 mol·L1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HCl溶液40 mL,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各种微粒(CO2因逸出未画出)物质的量分数(纵轴)随溶液pH变化的部分情况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同一溶液中,H2CO3________(不能”)大量共存。

②当pH=7时,溶液中各种离子其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等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在25 ℃时,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h=2×104,当溶液中c()c()=21时,溶液的pH=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FG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BCD均能与A形成10电子分子,E单质可用于野外焊接钢轨的原料,FD同主族。

1DEF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写出能证明GF非金属性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FG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甲中所有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该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F单质、F的最高价含氧酸和G的氢化物,三种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6,甲的电子式为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C能分别与AD按原子个数比1:2形成化合物乙和丙,乙的结构式为________。常温下,液体乙与气体丙反应生成两种无污染的物质,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5现取100 mL1 molLE的氯化物溶液,向其中加入1 molL NaOH溶液产生了3.9 g沉淀,则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可能为____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组成不同生物的元素含量有不同。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含量上具有差异性

B.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在元素含量上具有差异性

C. 生物根据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有选择地从环境中吸收的元素

D. 生物体内元素的存在形式各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