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可简明地体现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已知:
氧化还原反应:
2FeCl3 + 2HI = 2FeCl2 + I2 + 2HCl; 2Co(OH)3 + 6HCl = 2CoCl2 + Cl2↑ + 6H2O
2Fe(OH)2 + I2 + 2KOH= 2Fe(OH)3 + 2KI; 3I2 + 6KOH=" 5KI" + KIO3 + 3H2O
复分解反应:
2HSCN + K2CO3 =" 2KSCN" + CO2 ↑ + H2O; KCN + CO2 + H2O =" HCN" + KHCO3
热分解反应:
4NaClO 3NaCl + NaClO4;NaClO4 NaCl + 2O2↑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氧化性(酸性溶液):FeCl3>Co(OH)3>I2 |
B.还原性(碱性溶液):Fe(OH)2>I2>KIO3 |
C.热稳定性:NaCl>NaClO4>NaClO |
D.酸性(水溶液):HSCN>H2CO3>HCN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在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
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 |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
D.生成1molN2有6mol电子转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将一定量的锌与100mL18.5mol/L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 33.6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的c(H+)=0.1mol·L-1,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气体A为SO2和H2的混合物 |
B.气体A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4:1 |
C.反应中共消耗Zn 97.5g |
D.反应中共转移3mol电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一定量的CuS和Cu2S的混合物投入足量的HNO3中,收集到气体V 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u2+和SO42-)加入足量NaOH,产生蓝色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得到CuO 12 g,若上述气体为NO和NO2的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1,则V可能为
A.9.0 L | B.13.5 L | C.15.7 L | D.16.8 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铊(Tl)盐与氰化钾(KCN)被列为A级危险品。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
(1)Tl3++2Ag=Tl++2Ag+
(2)Ag++Fe2+=Ag+Fe3+
(3)Fe+2Fe3+=3Fe2+,
下列离子氧化性比较顺序正确的是
A.Tl3+>Fe3+>Ag+ | B.Fe3+>Ag+>Tl3+ |
C.Tl+>Ag+>Fe2+ | D.Tl3+>Ag+>Fe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某兴趣小组探究SO2气体还原Fe3+,他们使用的药品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
A.能表明I-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B中蓝色溶液退色 |
B.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
C.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用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D.为了验证A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加入KMnO4溶液,紫红色退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反应①是自海藻灰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反应②是自智利硝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①2NaI+MnO2+3H2SO4=2NaHSO4+MnSO4+2H2O+I2、②2NaIO3+5NaHSO3=2Na2SO4+3NaHSO4+H2O+I2。已知NaIO3的氧化性与MnO2相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I2在反应①中是还原产物,在反应②中是氧化产物 |
B.两个反应中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
C.NaI和NaIO3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I2 |
D.NaIO3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不能作还原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 |
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 |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
D.生成1 mol N2有6 mol电子转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正确的是( )
①KClO3+6HCl(浓)=KCl+3Cl2↑+3H2O;1:6
②Fe2O3+2AlAl2O3+2Fe;1:2
③SiO2+3C=SiC+2CO↑;1:2
④3NO2+H2O=2HNO3+NO;2:1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