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利用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还含有C,S,P等)制取高效净水剂K2FeO4流程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废铁屑在酸溶前可用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
B. 步骤②是将Fe2+转化为Fe(OH)3
C. 步骤③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OH)3+3ClO-=FeO42-+3Cl-+4H++H2O
D. 步骤④中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在相同条件下,K2FeO4的溶解度小于Na2FeO4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合物M(仅含三种短周期元素)是一种储氢材料。为探究M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已知:化合物A仅含两种元素;气体B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请回答:
(1)化合物M的组成元素是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2)化合物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3)镁带在足量气体B中燃烧可生成化合物M和一种单质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对FeCl3分别与Na2SO3、NaHSO3的反应进行探究。
(甲同学的实验)
装置 | 编号 | 试剂X | 实验现象 |
I | Na2SO3溶液(pH≈9) | 闭合开关后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 | |
II | NaHSO3溶液(pH≈5) | 闭合开关后灵敏电流计指针未发生偏转 |
(1)配制FeCl3溶液时,先将FeCl3溶于浓盐酸,再稀释至指定浓度。结合化学用语说明浓盐酸的作用:。
(2)甲同学探究实验I的电极产物______________。
①取少量Na2SO3溶液电极附近的混合液,加入______________,产生白色沉淀,证明产生了。
②该同学又设计实验探究另一电极的产物,其实验方案为______________。
(3)实验I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乙同学的实验)
乙同学进一步探究FeCl3溶液与NaHSO3溶液能否发生反应,设计、完成实验并记录如下:
装置 | 编号 | 反应时间 | 实验现象 |
III | 0~1 min | 产生红色沉淀,有刺激性气味气体逸出 | |
1~30 min | 沉淀迅速溶解形成红色溶液,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橙色,之后几乎无色 | ||
30 min后 | 与空气接触部分的上层溶液又变为浅红色,随后逐渐变为浅橙色 |
(4)乙同学认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产生原因有两种可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②的可能原因。
① Fe3++3 Fe(OH)3 +3SO2;②______________。
(5)查阅资料:溶液中Fe3+、、OH-三种微粒会形成红色配合物并存在如下转化:
从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两个角度解释1~30 min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
(6)解释30 min后上层溶液又变为浅红色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7)分别对比I和II、II和III,FeCl3能否与Na2SO3或NaH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有关(写出两条)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汽车废气排放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汽车排气系统中安装三元催化器可同时将废气中的三种主要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反应Ⅰ:4CO(g)+2NO2(g) N2(g)+4CO2(g) ΔH=-1196 kJ/mol
反应Ⅱ:2CO(g)+2NO(g) N2(g)+2CO2(g)
(1)已知: ①N2(g) + O2(g)=2NO(g) ΔH=+180.5kJ/mol
② 2CO(g) + O2(g)=2CO2(g) ΔH=-566.0kJ/mol
则反应Ⅱ的 ΔH=_________,ΔS______0(填“>”、“<”或“=”)
(2)进一步探究上述反应Ⅱ中 NO 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温度的关系,得到图 1 所示的曲线。根据图像,控制反应 II进行的合适条件: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_,压强为常压(1.01MPa) ,选择该压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模拟反应Ⅰ:将一定量的 CO 与 NO2 充入装有催化剂的注射器中进行反应。图2是在拉伸或压缩注射器的过程中气体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气体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小) 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①a、 c、 e 三点 c(NO2)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e 点速率:υ(正)_________υ(逆)(填“>”、“<”或“=”,下同);
③若注射器绝热,平衡常数 K(b)_________ K(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铁在22.4L氯气中完全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3NA
B. 1 L 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和离子数之和为0.1NA
C. 在一定温度下64gSO2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4NA
D. 含有NA个Fe( OH)3胶粒的氢氧化铁胶体中,铁元素的质量大于5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BaTiO3、KH2PO4和NaNO2都属于铁电体,它们具有许多特异的性能如当它受压力而改变形状时产生电流,通电时会改变形状等。
(1)基态Ti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区元素。
(2)KH2PO4晶体中存在的作用力有___________(选填字母)。
A.离子键 B.共价键 C.氢键
(3)NO2-中N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键角(填“>、<或=”)___________120°,其原因是___________。N、O、Na三种元素的第二电离能(I2)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4)BaTiO3的晶胞如下图所示:
Ti原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晶体的密度为ρg/cm3,最近的Ba原子和O原子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填计算式)nm。( BaTiO3的摩尔质量为233g/mol,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碱性锌锰电池的工作原理:Zn+2MnO2+2H2O2MnO(OH)+Zn(OH)2,其中的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某课题组用废旧铁壳无汞碱性锌锰电池为原料,制备一种新型材料——MnxZn(1x)Fe2O4,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已知MnxZn(1x)Fe2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与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制取氯气时还原产物中的锰相同,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溶渣”工序中稀硫酸与铁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可将+3价锰的化合物全部还原成Mn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铁”工序的目的是调整滤液中铁离子的总浓度,使其中金属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与产品的化学式MnxZn(1x)Fe2O4相符合。
①写出“调铁”工序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测得滤液的成分为c(Mn2+)+c(Zn2+)=a mol·L1,c(Fe2+)+c(Fe3+)=b mol·L1,滤液体积为1 m3,“调铁”工序中,需加入的铁粉质量为___________kg(忽略溶液体积变化,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4)在“氧化”工序中,加入双氧水的目的是把 Fe 2+ 氧化为 Fe 3+;生产过程中发现实际消耗双氧水的量大于理论值,其可能原因除温度外,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氨水“调pH”后,经“结晶”、“过滤”可得到产品和滤液C,从滤液C中还可分离出一种氮肥,该氮肥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向某浓度的H2C2O4溶液中逐滴加入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若pC表示溶液中溶质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则所得溶液中pC(H2C2O4),pC(HC2O4-)、pC(C2O42-)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H2C2O4HC2O4-+H+ Ka1;HC2O4-C2O42-+H+ Ka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pH=3时,溶液中c(HC2O4-)<c(C2O42-)=c(H2C2O4)
B. pH由3增大到5.3的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减小
C. 常温下,Ka2=10-5.3
D. 常下随着pH的增大:c2(HC2O4-)/[c(H2C2O4)c(C2O42-)] 的值先增大后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淡化及其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I中,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粗盐精制过程中要使用Na2CO3溶液,请写出加入Na2CO3溶液后相关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提溴,制得1molBr2至少需要消耗_________molCl2。步骤Ⅲ若用Na2SO3水溶液吸收Br2,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3)用四氯化碳可以将生成的溴提取出来,利用了溴的________性质,为了除去产物中残留的少量Cl2,可向其中加入_________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