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如图为浓硫酸与铜反应及其产物检验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试管abc中产生的实验现象: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答案】铜丝溶解,有气泡生成 品红溶液褪色 石蕊溶液变红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浓硫酸的性质、二氧化硫的性质。

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铜和水。实验现象是铜丝溶解,有气泡生成。实验产生的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二氧化硫为酸性气体,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据此解答。

1)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铜和水,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2H2O

①a中的现象为铜丝溶解,有气泡生成。本小题答案为:铜丝溶解,有气泡生成。

a中产生的气体为SO2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则b中的现象为品红褪色。本小题答案为:品红溶液褪色。

a中产生的气体为SO2SO2与石蕊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H2SO3,石蕊溶液遇酸变红,c中的现象为石蕊溶液变红。本小题答案为:石蕊溶液变红。

2)根据(1)中分析,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铜和水,方程式:Cu+2H2SO4(浓)CuSO4+SO2↑+2H2O。本小题答案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 molCO2,2 molH2进行吸热反应,下列情况能说明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容器内混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再随时间改变B. 生成1 mol H—H键的同时消耗1 mol CO2

C. 容器内的气体总压强不再随时间改变D. 容器内CO2与H2的浓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H2(g)+I2(g),0~15 s内c(HI)由0.1 mol/L降到0.07 mol/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当HI、H2、I2浓度之比为2∶1∶1时,说明该反应达平衡

B. c(HI)由0.07 mol/L降到0.05 mol/L所需的反应时间小于10 s

C.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

D. 0~15s内用I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I2)=0.001 mol/(L·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充分燃烧2.8g某有机物A,生成8.8g CO23.6g H2O,这种有机物蒸气的相对密度是相同条件下N22倍。

1)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2)该有机物链状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3)若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个信号峰(即只有一种氢原子),则用键线式表示的结构简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时,离子不存在。图为H3PO4(图中用H3A表示)在加入强酸或强碱溶液后,平衡时溶液中各微粒浓度的对数值(lgc)-pH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H3PO4、H2PO4-、HPO42-、PO43-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

B. H3PO4电离平衡常数Ka2≈1×10-7

C. 图中虚线M、N分别代表H+OH-

D. pH=10时,溶液中存在关系:c(HPO42-)>c(OH-)>c(PO43-)>c(H2PO4-)>c(H3PO4)>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化合物G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比索洛尔”的中间体,一种合成G的路线如下:

已知以下信息:

①A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B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6∶1∶1。

②D的苯环上仅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1molD可与1mol NaOH或2mol Na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

(2)B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

(3)C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

(5)G是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6)L是D的同分异构体,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mol的L可与2mol的Na2CO3反应,L共有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峰面积比为3∶2∶2∶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反应A2g+3B2g===2Cg)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B2=0.8 mol/LsB. vA2=0.4 mol/Ls

C. vC=0.6 mol/LsD. vB2=1 mol/L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苹果醋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形成的具有解毒、降脂、减肥等明显药效的健康食品。苹果酸(2-羟基丁二酸)是这种饮料的主要酸性物质,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苹果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B. 1 mol苹果酸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消耗2 mol NaHCO3

C. 1 mol苹果酸与足量Na反应生成33.6 L H2(标准状况下)

D. 1 mol苹果酸分别和足量Na或NaOH反应消耗两者物质的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制取氯气除了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外还可利用下列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该反应的优点是反应产生氯气速度快、不需加热.图是实验室利用此反应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夹持设备已略).

(1)上述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 ,若反应中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 1mol,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实验进行时C中可能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Ⅲ依次放入______ (“a”“b”“c”)

a

b

c

干燥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湿润的有色布条

碱石灰

浓硫酸

无水氯化钙

湿润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干燥的有色布条

(4)设计装置D、E 的目的是为了比较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已知Br2的水溶液因浓度不同而呈现橙色或红棕色,I2难溶于水而易溶苯,且I2的苯溶液为紫红色.当向D中缓缓通入足量Cl2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红棕色,说明Cl2的氧化性大于Br2,请写出D中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法表示出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___________ .打开活塞,将 D中的少量溶液加入E中,振荡E,观察到E中溶液分为两层,上层(苯层)为紫红色.该现象______ (不能”)说明 Br2的氧化性大于I2

(5)装置F的作用是除去污染性的物质(Cl2、Br2),已知 Cl2NaOH反应时产物中可能有NaCl、NaClO、NaClO3,且值与温度高低有关.若烧杯中装有 500mL0.2mol/L NaOH溶液,则最多可吸收标况下的Cl2的体积为______ L(忽略Cl2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