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有关文献记载中涉及的化学知识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说明我国古代就掌握了“湿法冶金”技术
B. “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中灰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
C. “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讲的是单质与化合物之间的互变
D. “墙塌压糖,去土而糖白”中的脱色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下列原子:126C、147N、2311Na、31H、23592U、4019K、23892U中有种元素,和互为同位素.
(2)某阴离子的中子数为N,若AXa﹣共有x个电子,则N= .
(3)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N、1molN﹣H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946KJ、391KJ.则由N2和H2反应生成2mol NH3需要(选填“放出”或“吸收”)KJ的热量.
(4)下列曲线分别表示元素的某种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关系(X为核电荷数,Y为元素的有关性质).把与下面元素有关的性质相符的曲线标号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①第ⅡA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②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③碱金属单质的熔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除去杂质的试剂或用品正确的是
A.除去淀粉溶液中少量的NaCl:半透膜
B.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O2:灼热的Cu网
C.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SO2:饱和Na2CO3溶液
D.除去Mg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2: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 为中学常见单质,其中一种为金属;通常情况下,A 为固体,B 为液体,C 为气体。D、 E、F、G、H、X 均为化合物,其中 X 是一种无氧强酸、E 为黑色固体,H 在常温下为液体。它们之间的 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某些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____、D__________、E__________、X________。
(2) 在反应①~⑦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填编号)。
(3) 反应⑥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4)反应⑦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该反应中每消耗 0.3molA,可转移电子__________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32.64g铜与14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11.2L,问NO的体积是多少L?NO2的体积为多少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稀溶液中含有4 mol KNO3和2.5 mol H2SO4,向其中加入1. 6mol Fe,充分反应(已知NO被还原为N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被还原的硝酸是1.25mol
B. 所得溶液中c(Fe2+)∶c(Fe3+)=1∶1
C. 所得溶液中n(NO3-)=2.75 ,该溶液含还可溶解铁0.375mol.
D. 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有Fe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2分)已知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与Y、Z、W所形成的常见化合物(10e或18e)在常温下均为气态,在元素周期表中Z与W相邻,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反应生成盐,且Y的核电荷数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1)Z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
(2)X、Y、W可组成一种化合物,原子个数比为4:1:1,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其中含有的化学键有 。
(3)X与Y所形成的分子的电子式为 ,它比同主族其他元素的氢化物沸点高的原因是 。
(4)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说明Z、W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写出实验方法和现象: 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灰锡结构松散,不能用于制造器皿;而白锡结构坚固,可以制造器皿。己知0℃、101 kPa时Sn(白,s)=Sn(灰,s)△H= -2180.9 J·mol-1,△S=- 6.61 J·mol-1·K-1。假设△H和△S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现把白锡制造的器皿放在室温下存放,它会不会变成灰锡而不能继续使用 ( )
A. 会变 B. 不会变 C. 不能确定 D. 升高温度才会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图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氯气.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的作用是 , 装置D的作用是 .
(2)装置F的作用是 .
(3)装置B中,如果反应产生氯气的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则反应中被氧化的HCl 的 物质的量为 .
(4)写出圆底烧瓶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
(5)F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