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一学习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对某含少量Fe的废铜屑进行铜含量的测定,并探究利用其制备硫酸铜溶液。
(1)向A中加入10g废铜屑样品,关闭弹簧夹,打开B活塞向A注入足量稀硫酸后关闭。①此时装置C中产生的现象是 。
②反应进行到A中不再产生气泡时,若C中收集到448m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气体,则该废铜屑中铜的质量百分含量为 。
(2)接下来使Cu完全溶解的操作是:
① 拆除C、D装置后,打开弹簧夹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使A中固体加快溶解速率,以下方法运用合理的是 。
a.对A装置加热;b.向A内加入少量Fe2O3;c.向A内加入少量CuO;d.增大空气通入量;e.向A内加入少量FeSO4;f.向A内加入少量H2O
(4)将A中溶液倒入烧杯内,加入Cu2(OH)2CO3将其调节至pH=4时,溶液中铁元素被完全沉淀,过滤后即得红褐色沉淀与硫酸铜溶液。
①此过程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
②检验溶液中铁元素是否被完全沉淀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___
a.取样于试管→滴加KSCN溶液
b.取样于试管→滴加酸性KMnO4溶液
c.取样于试管→纸上层析后→ 喷KSCN溶液;
(5)有同学认为,可以不用测量气体法计算废铜屑中铜的质量百分含量,其具体操作步骤可续写为: 。
【答案】(1)①水面下降,水顺长导管排入D中 (2分) ②88.8% (2分)
(2)②持续将空气通入A中,至A中固体全部消失,(2分)再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关闭弹簧夹,停止通入空气。(2分)
(3)a b d e (2分)
(4)①Cu2(OH)2CO3 + H+ + Fe3+ = 2Cu2+ + Fe(OH)3↓ + CO2↑(2分) ②c (2分)
(5)将(4)中所得红褐色沉淀洗涤、干燥、称量、计算(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①A中的废铜屑含有铁加入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装置C是排水量气装置,现象是C中液面下降,水被排到D中;
②10g废铜屑样品,反应进行到A中不再产生气泡时,若C中收集到448mL(已换算成标准状况)气体为氢气物质的量为0.02mol,Fe+H2SO4=FeSO4+H2↑,铁物质的量为0.02mol,质量为0.02mol×56g/mol=1.12g,该废铜屑中铜的质量百分含量=(10g1.12g)/10g×100%=88.8%;
(2)拆除C、D装置后,打开弹簧夹,持续将空气通入A中,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的亚硫酸亚铁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铁,铁离子具有氧化性能氧化溶解铜,至A中固体全部;消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2Fe3++Cu=2Fe2++Cu2+,再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后,关闭弹簧夹,停止通入空气.
(3)为使A中固体加快溶解速率:
a.对A装置加热,会加快反应速率,故a正确;
b.向A内加入少量Fe2O3,溶解后自动铁离子浓度会提高溶解铜的反应速率,故b正确;
c.向A内加入少量CuO,和硫酸反应不能加快溶解速率,故c错误;
d.增大空气通入量,自动氧气浓度可以提高反应速率,故d正确;
e.向A内加入少量FeSO4,增大了亚铁离子浓度能加快反应速率,故e正确;
f.向A内加入少量H2O,稀释溶液浓度,反应速率减小,故f错误;
故选abde;
(4)①将A中溶液倒入烧杯内,加入Cu2(OH)2CO3将其调节至pH=4时,溶液中铁被完全沉淀,过滤后即得红褐色沉淀与硫酸铜溶液,此过程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Cu2(OH)2CO3+H++Fe3+=2Cu2++Fe(OH)3↓+CO2↑
②因为前面铁元素都是Fe3+ ,所以要检验是否被完全沉淀,可以加入KSCN溶液进行检验,若,没有红色现象则说明铁元素被沉淀完全。
(5)不用测量气体法,可以依据沉淀方法,测定沉淀氢氧化铁质量,计算铁元素质量,得到铜的质量,计算废铜屑中铜的质量百分含量,沉淀实验方法为:得到的氢氧化铁沉淀洗涤、干燥、称量、计算.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向20mL 0.2mol/L H2A溶液中滴加0.2 mol/L NaOH溶液,含A元素的有关微粒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2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A== H++HA-;HA-H++A2-
B. 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与H2A溶液混合后,其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纯水大
C. 当V(NaOH)=30mL时,溶液中存在以下关系:2c(H+)+ c(HA-)+ 2c(H2A)=c(A2-)+2c(OH-)
D. 当V(NaOH)=20mL时,溶液中各粒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c(Na+)>c(HA-)>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小组构想将汽车尾气(NO、NO2)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HNO3,其原理如图所示,其中A、B为多孔导电材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该电池工作时,电子的流向外电路由A到B,内电路由B到A形成闭合回路
B. 电极B附近的HNO3浓度增大
C. A电极的反应为:NO2-e-+H2O==NO3-+2H+ NO-3e-+2H2O===NO3-+4H+
D. 该电池工作时,每消耗11.2LO2(标准状况下),可以除去含1molNO和NO2的混合尾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C(s)+CO2(g) 2CO(g)的反应中,现采取下列措施:①缩小体积,增大压强 ②增加碳的量 ③恒容充入CO2 ④恒容下充入N2 ⑤ 恒压下充入N2。能够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
A. ①④B. ②③⑤C. ①③D. 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消耗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工业上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制取:SiCl4(g) +2H2(g)= Si(g) +4HCl(g),(已知 lmol晶体Si中2molSi -Si键),该反应产生的热量为
A. 吸收45kJ mo1-1 B. 放出412 kJ mo1-1
C. 吸收 236 kJ mo1-1 D. 放出236 kJ mo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有广泛用途,工业上可以由氢气和氮气合成。
(1)已知键能:NN 945kJ·mol-1,H-H 436 kJ·mol-1,N-H 391kJ·mol-1。
①氮气、氢气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②未使用催化剂时,逆反应的活化能Ea(逆)=______ kJ·mol-1;使用催化剂之后正反应的总活化能为_______ kJ·mol-1。
(2)下表是当反应器中按n(N2):n(H2)=l:3投料后,在200℃、400℃、600℃,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总压强的变化曲线。
①曲线a、b对应温度较高的是________ (填“a”或“b”)
②实验室模拟工业合成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在1L密闭容器中通入5 mol N2、15molH2,10min 后达到M点平衡状态,计算从反应开始至平衡时间段内的平均速率V(N2)___mol·L-1·min-1。
③关于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分离出NH3后的原料气循环利用,可以提高H2的平衡转化率
B.使州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且提高H2的平衡转化率
C.上图中M、Q、R点平衡常数K的大小关系是K(M)= K(Q)> K(R)
④列出R点平衡常数的计算式Kp=____(MPa)-2。(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箅,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不要求计算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硼是第IIIA族元素,单质硼在加热条件下能与多种非金属反应。某同学欲利用氯气和单质硼反应制备三氯化硼。已知BCl3的沸点为12.5℃,熔点为-107.3℃,遇水剧烈反应。
(1)选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重复选用)进行实验,装置依次连接的合理顺序为________。
(2)图中g管的作用是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
(3)开始实验时,先点燃____(填“A”或“B”)处的酒精灯。
(4)请写出BCl3遇水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硼酸是一元弱酸,其钠盐化学式为Na[B(OH)4],则硼酸在水中电离方程式是______。
(6)实验完成后,某同学向F (溶液中含有0.05 mol/LNaC10、0.05 mol/LNaCl、0.1 mol/L NaOH)中滴加品红溶液,发现溶液褪色。现设计实验探究溶液褪色的原因,请将表中数据补充完整,完成实验方案。
实验序号 | 0.1mol/LNaClO溶液/mL | 0.1mol/LNaCl溶液/mL | 0.2mol/LNaOH溶液/mL | H2O /mL | 品红溶液 | 现象 |
① | 4.0 | 0 | 0 | x | 3滴 | 较快褪色 |
② | 0 | 4.0 | 4.0 | 0 | 3滴 | 不褪色 |
③ | 4.0 | 0 | 4.0 | 0 | 3滴 | 缓慢褪色 |
x=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