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和既是温室气体又是丰富的碳基资源。甲烷与二氧化碳重整反应是制合成气()的有效途径之一。合成气可用于二甲醚合成、羰基合成、费托合成等。因此,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1)已知在、298K条件下,各物质燃烧热数据如下表:
物质(g) | ||||
燃烧热() | -890.0 | -283.0 | -285.0 | 0 |
则甲烷与二氧化碳重整反应制合成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在T℃时,向容积为2L的刚性容器中充入和。反应体系中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表:
时间/min | 0 | 20 | 50 | 100 | |
0.5 | 0.48 | 0.25 | 0.25 | 0.25 |
①20min时,________;当反应进行到60min时,________20min时的大小关系(填“<”、“=”或“>”);反应进行到60min时,下列能够提高平衡时合成气产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将反应时间延长至150min B.移除一部分合成气
C.适当提高反应升高温度 D.改用高效催化剂
②反应进行到下列各图的p点时,能够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③已知:p(H2)、p(CO)、p(CH4)和p(CO2)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气体分压p=气体总压p总×体积分数),p总为平衡总压。若开始测得反应体系的压强为3.0Mpa,则合成气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Kp=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由于原料气的比较高,催化剂易结焦,特别是高温反应时积碳严重,影响了此过程大规模工业化的应用。某科研小组研究了Sr助剂对10%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如表1所示,请判断催化剂上Sr助剂的最佳质量含量为________(横坐标表示Sr助剂的质量含量),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4)如图所示,以为燃料气,高温电化学法制备合成气的发电系统中,在电场作用下,通过氧化物电解质中氧空位迁移到负极,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试用电极反应方程式表示负极发生反应的总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BC C 3% 其一,Sr助剂应使得原料气的转化率尽可能大;其二,催化剂表面积碳的质量含量尽可能低,结合这两点,最佳的质量含量应该为3%
【解析】
根据已知条件,利用燃烧热的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可计算出制合成气的反应热。利用已知数据可以求出二氧化碳的速率,根据氢气与二氧化碳的计量数之比计算出氢气的化学反应速率。反应进行到60min时,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此时,而20min时,反应还在正向进行,判断出60min时,和20min时的大小关系。提高产率,即找到使平衡正向移动的措施。根据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进行判断。根据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和“三段式”进行计算。从Sr助剂应和催化剂表面积碳的质量进行分析。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根据元素守恒和化合价的变化写出电极反应。
(1)根据已知条件,利用燃烧热的相关热化学方程式;
①;
②;
③;
盖斯定律,①-2(②+③)可计算出制合成气的反应热:,故热化学方程式为: ;
(2) ①,,反应进行到60min时,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此时,而20min时,反应还在正向进行,,故60min时小于20min时;
A.由于反应已经进入平衡状态,再延长反应时间不能提高反应的限度,转化率不变,不改变化学平衡,故无法提高合成气率,故A不符合题意;
B.移除一部分合成气降低了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可以提高合成气产率,故B符合题意;
C.适当提高反应升高温度,由于该反应吸热,化学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可以提高产率,故C符合题意;
D.改用高效催化剂不影响化学平衡移动,转化率不变,产率也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BC;
②A.假设转化了x,则根据关系式,也转化了x。则有:;,二者的转化学率比值等于2为一定值,所以p点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反应热与化学平衡与否无关,故B错误;
C.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而且p点正好落在直线上,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故C正确;
D.图中给出了两种不同的催化剂载体对CO产率的影响。载体不同,催化剂体系就不同。不同的催化剂在给定的反应条件下不影响产物的产率。Ni基载体的催化效果优于,能够提高CO的产率,说明此时的p点一定不是平衡状态,故D错误;
答案选C;
③根据三段式,可求平衡时各物种的物质的量如下:
则,,,根据,同温度同体积,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反应开始,;平衡时的,则,,,,则;
(3)根据图表出示的数据,该工艺的副反应是甲烷的热裂解,产生积碳附着在催化剂表面。Sr助剂的最佳质量含量应该能起到两点作用,其一,使得原料气的转化率尽可能大;其二,催化剂表面积碳的质量含量尽可能低,结合这两点,最佳的质量含量应该为3%;
(4)根据题目的要求,甲烷失去电子,一部分给了,一部分直接在电极上转移电子给H元素,转化为,在负极直接产生合成气CO和,电极反应为:。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如图装置中,若关闭活塞,则品红溶液无变化,石蕊试液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活塞,则品红溶液褪色,石蕊试液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判断气体和广口瓶中盛放的物质是( )
A. 二氧化硫和浓硫酸
B. 二氧化硫和碳酸氢钠溶液
C. 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
D.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妆品的组分Z具有美白功效,原来从杨树中提取,现可用如下反应制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Z的分子式为
B.X、Y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Y的苯环上二溴代物共有10种
D.X、Y和Z均能使溴水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室温下,向10mL 0.1mol/LHX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YOH溶液,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温度和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M点不存在:c(Y+)=c(X-)
B.N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M点水的电离程度
C.25℃时pH=4的YX溶液中电离出的c(H+)=1.0×
D.N点对应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9.2 g Cu加入到100 mL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中,假定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同时产生标准状况下8.96 L NO和NO2的混合气体(忽略气体的溶解及转化)。求:
(1)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比。_____________
(2)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亚硝酸钠(NaNO2)外观酷似食盐,但它是一种有毒的物质。误食亚硝酸钠会使人体血液中的Fe2+转化为Fe3+而引起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使Fe3+转化为Fe2+,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转化过程可表示为:Fe2+Fe3+,转化1中,氧化剂是____,转化2中,维生素C表现____性。
(2)在①盐酸、②浓硝酸、③氨水、④稀硫酸、⑤氢氧化钠溶液五种物质中,可用于除去Al表面的铜镀层的是_____(填序号);实验室常用硫酸铝溶液和____(填序号)反应制取氢氧化铝,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_____。
(3)把一定量铜粉投入氯化铁、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Fe2+和Fe3+三种离子的浓度恰好相等。则原溶液中的Fe3+和Cu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可逆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
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大容器容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2v正(NH3)=3v正(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春秋时期已经开始冶铁,在西汉就有湿法炼铜()。
(1)基态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2)铁氰化钾是检验的重要试剂,在铁氰化钾的组成元素中,属于第2周期的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碳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
(3)是一种浅黄色液体,熔点,沸点103℃,易溶于苯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是_________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
(4)铜常见化合价为、价,高温下比更稳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
(5)比的熔点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6)一种铜的溴化物晶胞结构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与每个紧邻的有___________个,由图中的P点和Q点的原子坐标参数,可确定R点的原子坐标参数为_____。若原子与最近的原子的核间距为,则该晶体的密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世纪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化学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化学反应并不是通过简单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应物到生成物的过程中经过一个高能量过渡态。分析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NO2和CO反应生成CO2和NO 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在反应体系中加入适宜的催化剂(正催化剂),E1和E2的变化是:E1_______,E2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对反应热有无影响?________,原因是_______。
(2)图二是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关系图(图中的△H表示生成1mol产物的数据)。根据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①PCl5(g)分解成PCl3(g)和Cl2(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P(s)和Cl2(g)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PCl5(g)的△H1与P(s)和Cl2(g)一步反应生成1molPCl5(g)的△H2关系是:△H2______△H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