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磷元素是组成遗传物质核酸的基本成分之一,而锡元素(Sn)形成的某些化合物能够促进核酸的合成。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磷原子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是____,占据该能层的电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_____个伸展方向,原子轨道呈_____形。
(2)锡元素可形成白锡、灰锡、脆锡三种单质。研究灰锡晶体的结构最常用的仪器是_____。灰锡晶体与金刚石结构相同,但灰锡不稳定,其原因是_____。
(3)固态PCl5结构中存在PCl4+和PCl6-两种结构单元,其晶胞如图所示。
①PCl4+的空间结构为________,PCl3的键角小于PCl4+键角的原因为___________。
②已知晶胞的边长为anm,阿伏加德罗常数值用NA表示。则PCl4+和PCl6-之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_pm,固态PCl5的密度为______g.cm-3。
【答案】 M 3 哑铃 X-射线衍射仪 Sn-Sn键的键长长,键能小,故灰锡不稳定 正四面体 PCl3和PCl4+中磷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sp3杂化, PCl3磷原子价层电子对中有一对孤电子对, PCl4+磷原子价层电子对中无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
【解析】(1)磷为15号元素,基态磷原子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是M,占据该能层的电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为3p,其电子云在空间有3个伸展方向,原子轨道呈哑铃形,故答案为:M;3;哑铃;
(2)研究晶体的结构最常用的仪器是X-射线衍射仪;灰锡晶体与金刚石结构相同,Sn-Sn键的键长较长,键能较小,导致灰锡不稳定,故答案为:X-射线衍射仪;Sn-Sn键的键长长,键能小,故灰锡不稳定;
(3)①PCl4+的中心原子P的价层电子对数=4+=4,采用sp3杂化,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PCl3和PCl4+中磷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sp3杂化, PCl3磷原子价层电子对中有一对孤电子对, PCl4+磷原子价层电子对中无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使得PCl3的键角小于PCl4+键角,故答案为:正四面体;PCl3和PCl4+中磷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sp3杂化, PCl3磷原子价层电子对中有一对孤电子对, PCl4+磷原子价层电子对中无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
②根据晶胞结构可知,PCl4+和PCl6-的个数比为1:1,已知晶胞的边长为anm,则PCl4+和PCl6-之间的最短距离为晶胞体对角线的一半,为a×103 pm,晶胞中含有2个P和10个Cl原子,固态PCl5的密度为
g.cm-3=
g.cm-3,故答案为:
a×103;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机化合物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
(1)有下列几种食品:
①花生油中所含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为___________(填“糖类”、“油脂”或“蛋白质”)。
②吃饭时,咀嚼米饭一会儿后感觉有甜味,是因为淀粉发生了_____________(填字母)反应。
A.分解 B.水解 C.裂解
(2)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
A.用燃烧法鉴别毛织品和棉织品
B.用纯碱洗涤锅盖上的油渍
C.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米醋
D.用淀粉溶液鉴别加碘食盐和不含碘的食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加试题】苯甲醛(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应可以制备苯甲醛(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易溶于有机溶剂,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苯甲酸。反应原理如下:
2C6H5CHO+NaOHC6H5CH2OH+C6H5COONa
C6H5COONa+HCl C6H5COOH+NaCl
相关物质物理性质如下表:
苯甲醛 | 苯甲醇 | 苯甲酸 | 苯 | |
沸点/℃ | 178 | 205 | 249 | 80 |
熔点/℃ | 26 | -15 | 122 | 5.5 |
苯甲酸在水中的溶解度 | ||
17℃ | 25℃ | 100℃ |
0.21g | 0.34g | 5.9g |
实验流程如下:
(1)第Ⅰ步需连续加热1小时(如图1),其中加热混合固定装置为画出。
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若将仪器B改为仪器C,效果不如B,说明原因:_______。
(2)操作②有关分液漏斗的使用不正确的是_______
A.分液漏斗在使用之前必须检验是否漏水
B.分液漏斗内的液体不能过多,否则不利于振荡
C.充分振荡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上静置,分层后立即打开旋塞进行分液
D.分液时待下层液体放完后立即关闭旋塞,换掉烧杯再打开旋塞使上层液体流下
(3)操作③是用沸水浴加热蒸馏,再进行操作④(如图2),收集______℃的馏分。图2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正确的应改为_____________。
(4)抽滤时(如图3)烧杯中苯甲酸晶体转入布氏漏斗时,杯壁上还粘有少量晶体,用_____冲洗杯壁上残留的晶体。抽滤完成后用少量冰水对晶体进行洗涤,洗涤应____________。
(5)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0.2440g苯甲酸于锥形瓶中加100mL蒸馏水溶解(必要时可以加热),再用0.1000mol/L的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共消耗标准氢氧化钠溶液19.20mL,苯甲酸的纯度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物质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甲乙
丙
甲
(1)若甲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物质,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则甲是_____。写出“丙甲”转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乙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有血红色出现,则甲物质是:___________。写出“甲乙”转化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A(g)+3B(g)2C(g),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这一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生成C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
B.A、B、C的浓度相等
C.单位时间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D.A、B、C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条件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
①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Z,同时生成2nmol Y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走进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下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X、Y、Z分别表示不同类别的原子,据图回答问题:
反应前 反应后
(1)该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
(2)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X原子构成的物质在该反应中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原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
C.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都是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绿色化学”实验已走进课堂,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①实验室收集氨气采用图甲所示装置
②实验室中做氯气与钠的反应实验时采用图乙所示装置
③实验室中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做氨气与酸生成铵盐的实验
④实验室中采用图丙所示装置进行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