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CsCl晶胞中含有1Cs+

B.SO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CO2在水中的溶解度要大

C.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第一电离能可能Y大于X

D.根据电子排布的特点,CuGa在周期表中都属于d

【答案】D

【解析】

A.氯化铯晶体晶胞属于体心立方堆积,结构如图:Cs+位于该晶胞的体心;而Cl位于该晶胞的顶点,晶胞中铯离子个数=1,氯离子个数=×8=1,故A正确;

BSO2属于极性分子,CO2属于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水为极性溶剂,所以SO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CO2在水中的溶解度要大,故B正确;

C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则非金属性XY,一般非金属性强的,其第一电离能大,电负性XY,则第一电离能可能XY,特殊情况如最外层半充满或全充满结构的如:P的电负性小于SP的最外层电子排布为半充满,结构较为稳定,第一电离能P大于S,所以第一电离能可能YX,故C正确;

DCu属于第IB族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ds区,Ga属于第IIIA主族,在周期表中位于p区,故D错误;

答案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试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硝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酸性KMnO4标准溶液滴定莫尔盐[FeSO4(NH4)2SO4·xH2O]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次氯酸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酸性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滴定硫酸亚铁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乙苯催化脱氢制苯乙烯反应:+H2(g)

工业上,通常在乙苯蒸气中掺混水蒸气(原料气中乙苯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9),控制反应温度600℃,并保持体系总压为常压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在不同反应温度下,乙苯的平衡转化率和某催化剂作用下苯乙烯的选择性(指除了H2以外的产物中苯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示意图如图:

①掺入水蒸气能提高乙苯的平衡转化率,解释说明该事实___

②控制反应温度为600℃的理由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反应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A.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增加H2O(g)的量

B.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氦气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D.保持容器压强不变,充入氦气使容器体积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利用如图装置可以验证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1)图中:A装置名称是___,干燥管D的作用是___

2)实验室中现有药品Na2SKMnO4MnO2、浓盐酸,请从中选择合适药品设计实验验证氯的非金属性大于硫,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3)若要用此装置证明酸性:HNO3>H2CO3>H2SiO3,进而证明非金属性:N>C>Si,从以下所给物质中选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所用到物质:

①稀HNO3溶液 ②稀盐酸 ③碳酸钙 Na2SiO3溶液 SiO2

装置AC中所选试剂分别为__(填序号);能说明酸性H2CO3>H2SiO3的实验现象是__

(二)四种短周期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W

X

Y

Z

结构或性质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得到离子化合物

焰色反应

呈黄色

在同周期主族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离子半径最小,它的最高价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

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为零

1Z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___族。

2)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有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其他三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该元素是___(填元素符号)

3)①下列可作为比较XY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___(填序号)

a.自然界中的含量

b.单质与酸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

c.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②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X的金属性强于Y的原因:___

4W的一种氢化物HW3可用于有机合成,其酸性与醋酸相似。体积和浓度均相等的HW3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混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步骤

现象

Fe表面产生大量无色气泡,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

Fe表面产生少量红棕色气泡后,迅速停止

FeCu接触后,其表面均产生红棕色气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I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O22NO2

B. II中的现象说明Fe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进一步反应

C. 对比III中现象,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3

D. 针对Ⅲ中现象,在FeCu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是否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O2HCl转化为Cl2,可提高效益,减少污染,

新型RuO2催化剂对上述HCl转化为Cl2的总反应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

在上述实验中若压缩体积使压强增大,画出相应aHCl—T曲线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理由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温室效应,为减少其排放,需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和利用。

TiO2/Cu2Al2O4为催化剂,可以将CO2CH4直接转化为乙酸,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的关系如图所示。在温度为____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好,效率最高。请解释图中250400℃时乙酸生成速率变化的原因:250300℃时___300400℃时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盛有不同试剂的试管b中分别滴加适量0.1mol/L FeCl3 溶液,下列对b中现象及解释正确的是

实验

b中物质

b中现象

结论或解释

A

Mg(OH)2

悬浊液

有红棕色胶体产生

发生反应:

Fe3++3OH-= Fe(OH)3(胶体)

B

Cu粉

溶液变蓝,试管底部有固体

溶液变蓝的原因是:

3Cu+2Fe3+ =2Fe+3Cu2+

C

5%H2O2溶液

有气泡生成

该气体为氯气,双氧水有强氧化性氧化Cl- 产生Cl2

D

饱和NaHCO3溶液

有气泡生成,且试管底部有固体

发生反应:

Fe3++3HCO3-= Fe(OH)3 +3CO2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