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X、Y、Z、T、V为5种短周期元素,X、Y、Z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这3种元素原子序数之和是41,X和T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可以生成T2X(白色固体)和T2X2(淡黄色固体)两种化合物。V单质在Z单质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产物溶于水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则:
(1)5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是X_______,Y_______,Z ,T ,V 。
(2)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
(3)T、X形成化合物T2X与T2X2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反应原理对生产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两个温度相同的密闭容器A和B,容器A保持容积不变,容器B保持压强不变,起始时向容积相等的A、B中分别充入等量的C(碳)和H2O(g),发生反应:C(s)+H2O(g)CO(g)+ H2(g)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并分别达到平衡。
①H2O的体积分数:V(A)%_____V(B)%。(填“>”、“<” “=”)
②达到平衡后,在两容器中分别通入等量的氦气,则A中H2O的转化率_______(填“增大” “减小”、“不变”);B中化学平衡_________移动(填“不”“向正反应方向”“向逆反应方向”)。
(2)某温度下,测得0.01mol·L-1 NaOH溶液的pH=10,则在该温度下Kw=______;在此温度下,将pH=11的NaOH溶液aL与pH=2的H2SO4溶液bL混合,若所得溶液为中性,则a:b=_______(假设混合时体积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一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1)图一中的直流电源为一种性能优良的Al-Ag2O电池,其原理如图二所示。该电池中铝是负极,试写出电池工作时的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和电池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接通电源后,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质量分数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
①电源的N端为_______极;c电极上发生______反应(“氧化”或“还原”);
②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列式计算电极b上生产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_______;
④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_____g;
⑤电解前后各溶液的pH是否发生变化(“增大”、“减小”或“不变”)
甲溶液_________;乙溶液_________;丙溶液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合物E是一种常见的香料,可由芳香族化合物A(C8H8)反应制得。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D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
(2)苯环上只有一条侧链的B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________种。
(3)B与D反应生成E的分子式为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
(4)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科学家在室温下将气态二氧化碳转化为固体碳材料,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B.中国天眼用到碳化硅,芯片用到高纯硅,石英玻璃用到硅酸盐
C.“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缆,属于新型无机金属材料
D.看电影时,我们可以看到放映机投射的光柱,这是气溶胶发生的丁达尔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同温同压下,两个等体积的干燥圆底烧瓶中分别充满①NH3②NO2进行喷泉实验,如图所示,经充分反应后,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①>② B. ①<② C. ①=② D. 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吸热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B. 常温下,pH=6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C. 已知S(单斜,s)=S(正交,s) △H<0,则正交硫比单斜硫稳定
D. 电解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产物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现象或用途与浓硫酸的脱水性有关的是( )
A.浓硫酸可作氯气的干燥剂
B.浓硫酸滴加到胆矾上,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粉末
C.浓硫酸滴加到蔗糖中,蔗糖变黑
D.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可与铜等不活泼金属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