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按C、A、B、D、E的顺序增大。C、D都能分别与A按原子个数比为1:1或2:1形成化合物;CB可与EA2反应生成C2A与气态物质EB4;E的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
(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B_________,E_____________。
(2)写出电子式:EB4__________。
(3)D2A2中含有的化学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A、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M属于____(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M溶于水后______(填“是”或“否”)发生化学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化学键角度分析)
【答案】 氟 硅 离子键和共价键 离子 否 只有旧键的断裂而无新键的形成
【解析】本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钠等元素的性质。
E的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E是硅。CB可与EA2反应生成C2A与气态物质EB4,发生反应:SiO2+4HFSiF4↑+2H2O,所以C、A、B分别是氢、氧、氟。C、D都能分别与A按原子个数比为1:1或2:1形成化合物,D是钠。
(1)下列元素的名称:B氟,E硅。
(2)电子式:EB4。
(3)D2A2是过氧化钠,含有的化学键为离子键和共价键。
(4)由A、C、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M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M溶于水后不发生化学变化,原因是只有旧键的断裂而无新键的形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某课外兴趣小组对H2O2的分解速率做了如下实验探究。
(1)下表是该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
用10mL H2O2制取150mLO2所需的时间(秒)
①该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了浓度、a: 、b: 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②从上述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a和b中任选一个,说明该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 。
(2)将质量相同但聚集状态不同的MnO2分别加入到5mL 5%的双氧水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测定结果如下:
催化剂(MnO2) | 操作情况 | 观察结果 | 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 |
粉末状 | 混合不振荡 | 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3.5分钟 |
块状 | 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 | 30分钟 |
①写出H2O2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②实验结果说明催化剂作用的大小与________ _________ 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中相邻元素之间原子序数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相邻主族的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一定都是1
B.主族中相邻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只有1、11、25
C.相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一定都是8
D.相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可能有2、8、18、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pH=13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Na+、NH4+、Clˉ、SO42ˉ B. K+、Na+、AlO2ˉ、Clˉ
C. Mg2+、K+、NO3ˉ、Clˉ D. K+、Na+、Al3+、SO42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是甲醇燃料电池工作的示意图,其中A、B、D均为石墨电极,C为铜电极。工作一段时间后,断开K,此时A、B两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
(1)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2)乙中B极为_____(填“阴极”或“阳极”),该电极上析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
(3)丙装置溶液中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关系如图2,则图中③线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的变化;反应结束后,要使丙装置中金属阳离子恰好完全沉淀,需要___________ mL 2. 0 mol/L 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截止到2013年12月末,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0.66GW,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7.I6GW,图为光伏并网发电装置电解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制氢的装置示意图(电解池中隔膜仅阻止气体通过,阴、阳极均为惰性电极)。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N型半导体为正极,P型半导体为负极
B.制氢装置溶液中电子流向:从B极流向A极
C.X2为氧气
D.工作时,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O(NH2) 2+8OH--6e-═CO32-+N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 mol C2H5OH(l)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1 366.8 kJ热量: 。
(2)1 mol C(石墨)与适量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吸收131.3 kJ热量: 。
(3)1.7 g NH3(g)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气态产物,放出22.67 kJ的热量: 。
⑷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为
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 △H1=-870.3kJ/mol
②C(s)+O2(g)=CO2(g) △H2=-393.5kJ/mol
③H2(g)+1/2O2(g)=H2O(l) △H3=-285.8kJ/mol
试计算下述反应的反应热:2C(s)+2H2(g)+O2(g)=CH3COOH(l) △H=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SO2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仍无沉淀,則通入的气体可能是
A. CO2 B. NH3 C. NO2 D. 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