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先关闭K,使A中的反应进行,加热玻璃管C,可观察到C管中发出耀眼白光,产生白烟,管壁上附着有淡黄色物质。实验完成后,将C管中固体全部加入盐酸中,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生成。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C中全部产物有 、 、 。
(2)本实验先使A中反应进行,再加热C装置,其目的是 。
(3)停止实验时,先打开K,再停止滴加浓硫酸,熄灭酒精灯,橡胶气胆B在实验中的作用是 。
(4)若无装置B、K,使用普通导管,本实验的尾气吸收装置可以选用上图中装置 (填写序号,多选扣分)。
(5)C中的Mg应放在不锈钢垫片上而不能直接接触管壁的原因是
【答案】(1)S、MgO、MgS(3分) (2)排净空气(防止Mg和氧气、氮气反应)。(2分)
(3)防止倒吸。(2分) (4)F、G、H。(2分)
(5)防止Mg和玻璃中的SiO2反应。(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浓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与Mg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S,臭鸡蛋气味的气体为硫化氢,因此二氧化硫与Mg反应产物为MgS.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另外一种产物为氧化镁;
(2)利用A装置生成的气体SO2,排除装置C中的空气,防止Mg与空气中的氧气、氮气反应;
(3)停止实验后,温度降低导致体系内部压强减小,容易发生倒吸,打开K,将空气充入反应反应体系,可平衡容器内外压强,防止倒吸;
(4)若无装置B、K,E、F、G、H中有防倒吸作用的装置是F、G、H;
(5)玻璃中含有SiO2,高温下Mg能与SiO2反应。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烯和甲烷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B.米酒变酸是因为乙醇被氧化为乙酸
C.糖类、油脂、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可用热的NaOH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是单质,D是A单质所含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甲、乙、丙、丁四种化合物间除甲与丁、丙与乙外,两两均能发生中和反应。已知有如下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试回答:
(l)写出B在工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物质在工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B转化为C的可能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C的溶液显酸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净水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
(4)若C为钠盐,用含m mol C的溶液与1Lnmol/L的盐酸充分反应,已知m/n=1/2,则生成D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无机物A~M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其中,I是由第三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中熔点最高的金属, K是一种红棕色气体。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在周期表中,组成单质G的元素位于第__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族。
(2) 在反应⑦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在②、③、⑥、⑨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4) 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将化合物D与KNO3、KOH共融,可制得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净水剂K2FeO4(高铁酸钾), 同时还生成KNO2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多硫化钠Na2Sx(x≥2)在NaOH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成Na2SO4,而NaClO被还原为NaCl,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6种:HC1、H2SO4、SnC12、SnC14、FeSO4、Fe2(SO4)3,反应前在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反应后红色消失。
①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
②在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是 → 。
③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④SnC14与SnC12可用Hg2+来鉴别,HgC12与SnC12反应的产物是SnC14和Hg2C12(白色沉淀),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2A(g)+3B(g)2C(g)+zD(g),现将2mol A与3mol B混合于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若反应进行2 s,A的转化率为40%,测得v(D)=0.2 mol·L-1·S-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z=2
B.2s末,反应物B的浓度为0.9mol·L-1
C.若反应再经2s达平衡,则平衡时生成物D的浓度为0.8mol·L-1
D.反应达平衡时,反应物A、B的分子数之比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