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恒温恒容下,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MgSO4CO(g),发生反应:

MgSO4(s)+CO(g)MgO(s)+CO2(g)+SO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反应时间/min

n(MgSO4)/mol

n(CO)/mol

n(CO2)/mol

0

2.00

2.00

0

2

0.80

4

1.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在0~2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SO2)=0.6mol·L-1·min-1

B. 反应在2~4min内容器内气体的密度没有变化

C. 若升高温度,反应的平衡常数变为1.00,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1.00molMgSO41.00molCO,到达平衡时n(CO2)>0.60mol

【答案】BD

【解析】试题分析:A、前2分钟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2-0.08=0.12摩尔,根据方程式分析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为0.12摩尔,所以速率=2.00-0.08/2/2=0.3 mol·L1·min1错误,不选AB、由方程式分析,前2分钟二氧化碳的变化量也为1.2摩尔,即2分钟反应到平衡,所以24分钟都处于平衡状态,气体的密度没有变化,正确,选BC、由表中数据计算:

MgSO4s)COg)MgOs)CO2g)SO2g)

起始物质的量 2.0 0 0

改变的物质的量 1.2 1.2 1.2

平衡物质的量 0.8 1.2 1.2

所以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1.2/2*1.2/2/0.8/2=0.9,若升温,反应的平衡常数变为1.00,说明平衡向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错误,不选C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冲入1.0摩尔的硫酸镁和1.00摩尔的一氧化碳,等效于原平衡体积增大一倍,降低压强,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所以到平衡时,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大于0.60摩尔,正确,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Cl溶液中混有Na2SO4、CaCl2溶液和淀粉胶体,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从中提纯出NaCl晶体.相应的实验过程如图:

(1)写出实验过程中所用试剂(写化学式):
试剂①;试剂③
(2)判断试剂①已过量的方法是:
(3)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加入试剂②的作用:
(4)操作①是利用半透膜进行分离提纯.
操作①的实验结果:淀粉(填“能”或“不能”)透过半透膜;SO42(填“能”或“不能”)透过半透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化学反应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酸碱中和是放热反应

B.炭在氧气中燃烧属于吸热反应

C.化学键的形成需吸收能量

D.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能一定转化成热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B. 己知 Ni(CO)4(g)=Ni(s)+4CO(g) △H=QkJ/mol, Ni(s) +4CO(g)=Ni(CO)4(g) △H=-QkJ/mol

C. 500°C、30 MPa下, 0.5 mol N2(g)1.5mol H2(g)反应生成NH3(g) 放热Q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 H2(g)2 NH3(g) △H=-2QkJ/mol

D. 己知两个平衡体系:2NiO(s)2Ni(s)+O2(g) 2CO(g)+O2(g)2CO2(g)是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可推知平衡NiO(s)+CO(g)Ni(s)+CO2(g)的平衡常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 B.物质的量浓度可简称为量浓度

C.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单位是mol-1 D.1 mol任何物质所占体积都是22.4 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测量及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降低汽车尾气的方法之一是在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发生如下反应:

2NO(g)+2CO(g)N2(g)+2CO2(g) △H<0

一定条件下将体积比为12NOCO气体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 N2CO2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 v(CO)=2v(N2)

②20min时,若改变反应条件,导致N2浓度发生如下图1所示的变化,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填字母)

A.加入催化剂 B.降低温度 C.增加CO2 D.缩小容器体积

(2)在一定条件下,将SO2NO2通入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SO2(g)+NO2(g) SO3(g)+NO(g)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反应在c点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物浓度:b点小于c

C.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t1=△t2 时,SO2的转化率:ab段小于bc

(3)采用一种新型的催化剂(主要成分是Cu-Mn的合金)利用COH2可制备二甲醚(DME)观察图3回答问题催化剂中n(Mn)/n(Cu)约为__________时最有利于二甲醚的合成

(4)工业上可以用COH2生产燃料甲醇:CO(g)+2H2(g)CH3OH(g) △H=-92.9kJ/mol300℃在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的有关数据如下:

容器

反应物投入量

1molCO2molH2

lmolCH3OH

2molCH3OH

平衡

时的

数据

CH3OH/mol·L-1

c1

c2

c3

反应的能量变化

放出akJ

吸收bkJ

吸收ckJ

体系压强/Pa

p1

p2

p3

反应物转化率

a1

a2

a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2c1>c3 B. a+b=92.9 C.2p23 D.a1+a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氢氧化钾溶液在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现的颜色为 (  )

A.洋红色B.紫色C.绿色D.黄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大气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既危害人体健康,又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严重时会影响地球的气候大气污染主要是由人为排放的烟尘和有害气体造成的。

(1)工业接触法制硫酸的主要反应之一是2SO2(g)+O2(g)2SO3(g) △H=-196.6kJ/mol

①一定条件下,将SO2于空气充分混合并反应。t min后,SO2SO3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mol/Lbmol/L,则以S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同时提高SO2的转化率,从而减少SO2的排放,下列条件可改变的是_______

A 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增大催化剂用量d降低温度

(2)CO2的过度排放会造成另一种大气污染——温室效应”。CO2是目前大气中含量最高的一种温室气体。因此控制和治理CO2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CO2浓度的有_____________

a.采用节能技术,减少化石燃料的用量

b.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倡导低碳生活

c.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型能源替代化石燃料

另一种途径是将CO2转化成有机物实现碳循环。如:

2CO2(g)+2H2O(l) = C2H4(g)+3O2(g) △H=+1411.0kJ/mol

2CO2(g)+3H2O(l) = C2H5OH(l)+3O2(g) △H=+1366.8 kJ/mol

则由乙烯水化制乙醇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一定条件下:6H2(g)+2CO2(g)CH3CH2OH(g)+3H2O(g)。

根据上表中数据分析:

i.温度一定时,提高碳氢比[n(H2)/n(CO2)],CO2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ii.该反应的正反应为_______(填“吸”或“放”)热反应

iii.为了避免乙醇燃烧释放CO2,可以设计成乙醇燃料电池,右图为该电池的结构示意图(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则a处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分类法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下列“链状连环”图案中,相连的两种物质均可归属为一类,相交部分A、B、C、D为其分类依据代号.请回答:
(1)请将A、B、C、D填入相应的横线内.
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
两种物质都是盐
两种物质都不是电解质
(2)用洁净的烧杯取25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逐滴加入上图中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5~6滴,继续加热,制得红褐色的胶体.
①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简述胶体制取成功的判断依据是
③向该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观察到:
A.先出现红褐色沉淀,说明胶体发生
B.随后红褐色沉淀溶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