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以硫铁矿(主要成分为)为原料制备氯化铁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酸溶过程中使用的酸也可以是硝酸

B. 为防止污染,焙烧过程中产生的应回收利用

C. 通入氯气的目的是氧化

D. 制取无水时,需要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

【答案】A

【解析】

由流程图可知,硫铁矿通入空气煅烧生成的铁的氧化物,铁的氧化物加入盐酸溶解,过滤得到滤液为氯化铁和氯化亚铁混合液,通入氯气氧化亚铁离子,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得到FeCl3·6H2O晶体。

“酸溶”过程中使用的酸如果是硝酸,回引入硝酸根离子,导致产品不纯,A错误;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环境,为防止污染,“焙烧”过程中产生的SO2可以用于制硫酸,B正确;通入氯气的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C正确;FeCl3·6H2O制取无水FeCl3时,应在氯化氢气流中加热,防止水解FeCl3,D正确。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FeO2中燃烧生成Fe3O4

B.常温下,Fe与浓硫酸不反应

C.Cu能与NaOH溶液反应放出H2

D.常温下,Cu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合成氨工艺(流程如图所示)是人工固氮最重要的途径。

2018年是合成氨工业先驱哈伯(PHaber)获得诺贝尔奖100周年。N2和H2生成NH3的反应为:1/2N2(g)+3/2H2(g) NH3(g) △H(298K)= - 46.2KJmol-1,在Fe催化剂作用下的反应历程为(*表示吸附态)

化学吸附:N2(g)→2N*;H2(g)→2H*;

表面反应:N*+ H* NH*;NH*+ H* NH2*;NH2* + H*NH3*

脱附:NH3* NH3(g)

其中, N2的吸附分解反应活化能高、速率慢,决定了合成氨的整体反应速率。 请回答:

(1)利于提高合成氨平衡产率的条件有__________

A.低温     B.高温       C.低压       D.高压      E.催化剂

(2)标准平衡常数KΘ=,其中pΘ为标准压强(1X105Pa),p NH3、 p N2和p H2为各组分的平衡分压,如p NH3=x NH3 p,p为平衡总压,x NH3为平衡系统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

①N2和H2起始物质的量之比为1:3,反应在恒定温度和标准压强下进行,NH3的平衡产率为w,则KΘ=_____________(用含w的最简式表示)

②下图中可以示意标准平衡常数KΘ随温度T变化趋势的是_______

(3)实际生产中,常用工艺条件,Fe作催化剂,控制温度773K,压强3.0X105Pa,原料中N2和H2物质的量之比为1:2.8。

①分析说明原料气中N2过量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关于合成氨工艺的下列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

A.合成氨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H和△S都小于零

B.控制温度(773K)远高于室温,是为了保证尽可能的平衡转化率和快的反应速率

C.当温度、压强一定时,在原料气(N2和H2的比例不变)中添加少量惰性气体,有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

D.基于NH3有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可将其液化,不断将液氨移去,利于反应正向进行

E.分离空气可得N2,通过天然气和水蒸气转化可得H2,原料气须经过净化处理,以防止催化剂中毒和安全事故发生。

(二)高铁酸钾(K2FeO4)可用作水处理剂。某同学通过“化学-电解法”探究的合成,其原理如图所示。接通电源,调节电压,将一定量Cl2通入KOH溶液,然后滴入含Fe3+的溶液,控制温度,可制得K2FeO4

(1)请写出“化学法”得到FeO4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含FeO4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下面的方案进行某些离子的检验,其中方案设计严密的是( )

A. 检验试液中的SO42-:试液无沉淀白色沉淀

B. 检验试液中的SO32-:试液气体褐色

C. 检验试液中的I:无色试液棕黄色溶液蓝色溶液

D. 检验试液中的CO32-:试液白色沉淀沉淀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0.1 mol/L 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或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都会引起( )

A. 溶液的pH增大

B. CH3COOH电离度增大

C. 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

D. 溶液中c(OH)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g)B2(g)2AB(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 容器内A2B2AB三种气体的浓度相等

B. 单位时间内有a mol A2生成,同时就有amolB2消耗

C. 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 单位时间内有b molB2消耗,同时就有b molAB被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0.1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HCO3)+C(CO32-)+C(OH)

B. 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

C. Na2S溶液中:2C(Na+)= C(S2-)+C(HS)+C(H2S)

D. 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OH、③NaClO三种溶液的c(Na+):③>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CuSO4有关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途径①所用混酸中H2SO4与HNO3物质的量之比最好为3:2

B. 相对于途径①、③,途径②更好地体现了绿色化学思想

C. 1molCuSO4在1100℃所得混合气体X中O2可能为0.75mol

D. Y可能具有还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1)将钠、钾、镁、铝各1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Ⅱ.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仪器B的名称为_____,干燥管D的作用为_______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溶液吸收尾气。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NCSi,则在A中加硝酸、B中加碳酸钙,并在两装置间加一个除去挥发出来的HNO3的装置,C中加_____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白色沉淀,即可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