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小组设计如图实验,欲使甲中试管先出现浑浊,下列操作一定达不到目的的是

A.向甲烧杯中加入适量CaOB.向甲中试管内滴加适量浓硫酸

C.向乙烧杯中加入适量冰块D.增大甲装置所在环境的压强

【答案】D

【解析】

A项、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向甲烧杯中加入适量会使甲中反应温度高于乙,反应速率大于乙,甲中试管先出现浑浊,故A错误;

B项、向甲中试管内滴加适量浓硫酸,浓硫酸稀释时放出大量的热,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会使反应速率加快,甲中试管先出现浑浊,故B错误;

C项、向乙烧杯中加入适量冰块,反应温度会低于甲,反应速率小于甲,甲中试管先出现浑浊,故C错误;

D项、硫代硫酸钠和硫酸都不是气体,增大甲装置所在环境的压强,不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使甲中试管先出现浑浊,故D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定温度下,在 3个体积均为 20L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NH2COONH4(s)2NH3(g)+CO2(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如表所示:

容器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n/mol)

平衡物质的量(n/mol)

n(NH2COONH4)

n(NH3)

n(CO2)

n(CO2)

I

15

1.00

0

0

0.016

II

15

2.00

0

0

a

III

35

0

4.00

2.00

b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当反应进行到30min时测得容器Ⅰ中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0.036mol,则30min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v(NH3)=4×10-5mol·L-1·min-1

B.当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不变时,不能说明该反应到达了平衡

C.若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 b一定大于0.032

D.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α()> 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碱式氯化铜[CuaClb(OH)c·xH2O]是一种杀虫剂,它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1:将铜粉加入稀盐酸中,并持续通空气反应生成 CuCl2。已知 Fe3+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其催化原理如图所示。

步骤 2:在制得的 CuCl2 溶液中,加入石灰乳充分反应后即可制备碱式氯化铜。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abc之间的关系式为:a=b+c

B.图中 MMˊ分别为 Fe2+Fe3+

C.步骤 1 充分反应后,加入少量 CuO 是为了除Fe3+

D.若制备 1 mol CuCl2,理论上消耗 11.2 L 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如图所示,W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XZ的最高正价之和与W的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Y>Z>W

B.X2W2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难溶于水

D.将由XZ的单质组成的混合物放入冷水中,Z的单质不发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雾霾由多种污染物形成,包含颗粒物(PM2.5)、氮氧化物(NOx)、COSO2等。化学在解决雾霾污染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已知:ΔH1=-566.0 kJ·mol-1 ΔH2=-116.5 kJ·mol-1  ΔH3=+180.5 kJ·mol-1,废气中NO2 CO 转化成无污染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

2)研究发现利用NH3可除去硝酸工业尾气中的NONH3NO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1211.531,NO脱除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曲线a,NO的起始浓度为6×10-4mg·m-3,X点到Y点经过10 s,则该时间段内NO的脱除速率为___________mg· m-3·s-1

②曲线c对应的NH3NO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其理由是___

3)炭黑是雾霾中的重要颗粒物,研究发现它可以活化氧分子,生成活化氧,活化氧可以快速氧化SO2。活化过程的能量变化模拟计算结果如图所示。

无水情况下,一个氧分子的活化能为__ ,容易活化氧分子的条件___(填有水无水)。

4)利用反应构成的电池既能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雾霾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装置如图所示。

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②若反应转移1.2 mol电子,A极生成N2的体积为___L(标准状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半导体光催化CO2机理如图甲所示,设计成电化学装置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导线上有4mol电子移动,则质子交换膜左侧产生224LO2

B.装置中进行的总反应一定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C.图乙中的能量转化形式为:光能电能化学能

D.b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O26H6eCH3OH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命过程与化学平衡移动密切相关。血红蛋白(Hb)O2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的过程可表示为:HbO2(g)Hb(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温升高,O2Hb结合更快,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B.吸入新鲜空气,平衡逆向移动

C.CO达到一定浓度易使人中毒,是因为结合Hb使Hb(O2)分解速率增大

D.高压氧舱治疗CO中毒的原理是使平衡Hb(CO)O2(g)Hb(O2)CO(g)右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

A. 明矾溶液加热 B. CH3COONa溶液加热

C. 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 D. 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新型可控电池——锂水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碳极发生的反应:2H2O2e=H22OH

B.有机电解质和水溶液不可以互换区域

C.理论上外电路中每转移1 mol电子,负极消耗的质量为7 g

D.若该电池可以充电,充电时碳极接外加电源的负极,锂极接外加电源的正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