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常温下,HX溶液、HY溶液、HY和NaY的混合溶液,分别加水稀释,稀释后溶液的pH随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HX、HY均为一元强酸

B.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 = b < c

C. 常温下,HY的电离常数Ka约为1.0×10-4

D. c点溶液:c(Na+)>c(Y-)>c(HY) >c(H+)>c(OH-)

【答案】C

【解析】A图像中1.0mol/LHX溶液pH=0说明HX为强酸,1.0mol/LHY溶液pH=2说明HY为弱酸,故A错误;BHX为强酸,HY为弱酸,加水稀释相同倍数,aHX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大于bHY,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点小于b点,故B错误;C.1.0mol/LHY溶液pH=2c(H+)=10-2mol/L,结合定量平衡常数K==≈1×10-4,故C正确;DHYNaY的混合溶液,溶液pH=4根据C的计算,有K==≈1×10-4,此时c(Y-)=c(HY)= c(Na+)加水稀释后溶液仍显酸性,HY电离程度大于Y-离子水解程度,因此c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c(Y-)c(Na+)c(HY)c(H+)c(OH-),故D错误;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天然水大多含Ca2+Mg2+HCO3-等离子,加热会产生水垢,水垢中一定含有CaCO3Mg(OH)2,可能含有MgCO3

(1)天然水中的HCO3-来自于空气中的CO2。用相关方程式表示CO2溶于水形成HCO3-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然水煮沸时,其中微溶的MgCO3转换成难溶的Mg(OH)2,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确定某水垢样品的成分,利用CaCO3MgCO3Mg(OH)2高温分解的性质,精确称量5.000g水垢样品,用如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3)A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结束后,需要再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上述装置测定水垢中Mg(OH)2的含量时,需要测量的数据有__________

(5)实验测得装置E增重2.200g,请问水垢样品中是否含有MgCO3?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购买了一瓶“84消毒液,包装说明如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84消毒液保存时不能敞口放置,需要密封保存

B.“84消毒液NaClO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4mol·L-1

C.100mL“84消毒液稀释100倍后用以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约为0.04mol·L-1

D.欲用NaClO固体配制含25% NaClO的消毒液480mL,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质量为142.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同学探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与沉淀转化方向之间的关系。已知:

物质

BaSO4

BaCO3

AgI

AgCl

溶解度/g(20℃)

2.4×10-4

1.4×10-3

3.0×10-7

1.5×10-4

(1)探究BaCO3和BaSO4之间的转化

实验操作:

试剂A

试剂B

试剂C

加入盐酸后的现象

实验Ⅰ

BaCl2

Na2CO3

Na2SO4

……

实验Ⅱ

Na2SO4

Na2CO3

有少量气泡产生,沉淀部分溶解

① 实验Ⅰ说明BaCO3全部转化为BaSO4,依据的现象是加入盐酸后,______

② 实验Ⅱ中加入稀盐酸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③ 实验Ⅱ说明沉淀发生了部分转化,结合B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解释原因:______

(2)探究AgCl和AgI之间的转化

实验Ⅲ:

实验Ⅳ:在试管中进行溶液间反应时,同学们无法观察到AgI转化为AgCl,于是又设计了如下实验(电压表读数:a>c>b>0)。

装置

步骤

电压表读数

ⅰ.如图连接装置并加入试剂,闭合K

a

ⅱ.向B中滴入AgNO3(aq),至沉淀完全

b

ⅲ.再向B中投入一定量NaCl (s)

c

ⅳ.重复ⅰ,再向B中加入与ⅲ等量NaCl(s)

a

注:其他条件不变时,参与原电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原电池的电压越大;离子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与其浓度有关。

① 实验Ⅲ证明了AgCl转化为AgI,甲溶液可以是______(填序号)。

a. AgNO3溶液 b. NaCl溶液 c. KI溶液

② 实验Ⅳ的步骤ⅰ中,B中石墨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

③ 结合信息,解释实验Ⅳ中b<a的原因:______

④ 实验Ⅳ的现象能说明AgI转化为AgCl,理由是______

(3)综合实验Ⅰ~Ⅳ,可得出结论: 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p[c(HX)/c(X-)]=-lg[c(HX)/c(X-)]。室温下,向0. 10 mol/LHX溶液中滴加0.10 mol/L NaOH溶液,溶液pHp[c(HX)/c(X-)]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b<cB. 图中b点坐标为(04.75)

C. c点溶液中:c(Na+) =l0c(HX)D. 室温下HX的电离常数为10-4. 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m、n、p、q均为化学计量数),根据图示曲线回答:

(1)正反应是___热反应。

(2)m+n___p+q(填“>”“<”或“=”)。

(3)若将纵坐标A的转化率换成A在平衡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则逆反应是____ 热反应,m+n___p+q(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提出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简称VSEPR模型),用于预测简单分子立体结构.其要点可以概括为:

Ⅰ、用AXnEm表示只含一个中心原子的分子,A为中心原子,X为与中心原子相结合的原子,E为中心原子最外层未参与成键的电子对(称为孤对电子),(n+m)称为价层电子对数.分子中的价层电子对总是互相排斥,均匀的分布在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

Ⅱ、分子的立体构型是指分子中的原子在空间的排布,不包括中心原子未成键的孤对电子;

Ⅲ、分子中价层电子对之间的斥力的主要顺序为:

i、孤对电子之间的斥力>孤对电子对与共用电子对之间的斥力>共用电子对之间的斥力;

ii、双键与双键之间的斥力>双键与单键之间的斥力>单键与单键之间的斥力;

iii、X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弱,A﹣X形成的共用电子对之间的斥力越强;

iv、其他.

请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要点I可以画出AXnEm的VSEPR理想模型,请填写下表__

(2)H2O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请你预测水分子中∠H﹣O﹣H的大小范围__

(3)SO2Cl2和SO2F2都属AX4E0型分子,S=O之间以双键结合,S﹣Cl、S﹣F之间以单键结合.请你预测SO2Cl2和SO2F2分子的立体构型:__,SO2Cl2分子中∠Cl﹣S﹣Cl__(选填“<”、“>”或“=”)SO2F2分子中∠F﹣S﹣F。

(4)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判断SO32﹣离子的空间构型: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HCl3+HF → CHFCl2+HCl 属于取代反应

B. 煤气化生成 CO H2再经过催化合成可以得到甲醇等液体燃料

C. 石油裂解气和SO2 都能使 KMnO4 溶液褪色褪色原理不同

D. 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H2 发生加成反应,也能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对有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组成为C6H14的烷烃中仅能由1种单炔烃加氢而制得的结构有2

B. 立方烷( )燃烧的现象与乙烷燃烧的现象相同

C. 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D. 用碳酸钠溶液不能一次性鉴别乙酸、苯和乙醇三种无色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